參與馬拉威醫療團成一生轉折 返台選擇感染科專攻愛滋治療
但醫師救人的方式也有很多種。2001年外交部舉辦第一屆外交替代役徵選,有機會可以奉派前往第三世界行醫,令羅一鈞心嚮往之,於是寫了一封長長的家書,說服家人同意他放棄醫官資格,前往遠在非洲且愛滋橫行的馬拉威,參與台灣醫療團的工作。
「在馬拉威那2年,對我一生影響至關重大。」「那裡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看到那麼多人受愛滋病折磨,甚至因此失去寶貴的生命,對我衝擊很大。」「此時此刻,我找到了行醫的初心與使命感。」「馬拉威可以說是我投入公衛防疫的啟蒙地!」羅一鈞說。
羅一鈞在馬拉威不僅幫助病人,也幫助當地的醫學生。當時他發現當地的圖書館醫學相關的原文書非常少,少到醫學生常須等候數月才能借到想看的書。羅一鈞見狀,隨即寫信回台給母校台大醫學系,發起二手書的募集活動,結果募到了5000本的醫學原文書,促成了一樁送愛到馬拉威的美事。
服役期滿,羅一鈞回到台灣繼續他的專科醫師訓練,且不意外的,他選擇了感染科,且專攻愛滋病治療。當時他告訴自己,待他更加成長,一定要再回到馬拉威奉獻所學,拯救更多愛滋病患的生命。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待羅一鈞學成,台馬竟然宣布斷交了。
回不去心心念念的馬拉威,打亂了羅一鈞的計畫。此時疾管署正在徵防疫醫師,台大副校長也是感染科教授張上淳是羅一鈞的老師,他看到了羅一鈞不同於一般人的人格特質,就建議他不妨去走一條跟多數人不同的行醫之路,即透過源頭參與防疫政策的制訂,讓人們少受各種傳染病的威脅。
不善表達卻對媒體侃侃而談 全是被一次次「磨」出來的
擔任防疫醫師也是羅一鈞學習媒體溝通的開始。很多人看到他現在可以氣定神閒,甚至可以說是輕而易舉地以淺顯易懂的話語,向媒體講解艱深難懂的防疫醫學知識,可能以為他是天生辯才,但這時他都會說「沒有啦,我學生時代參加的是合唱團,只會唱歌,不善表達。」也就是說,他今日在媒體面前有條不紊的表現,都是被一次次「磨」出來的。
羅一鈞說,2012年他升任首席防疫醫師,當時各大電視台談話性節目盛行,他就常被當時的疾管局(即現在的疾管署)局長郭旭崧指派去跑通告,代表官方向民眾講解政府的防疫政策。然而初試啼聲,有時難免因為緊張辭不達意,當時很多節目都還有觀眾call in環節,而他就曾當場被民眾打電話進來毫不留情的「批評、指教」過。
但就像當初剛進建中時數學不好一樣,羅一鈞對於自己「不強」的領域,也不會輕易放棄甚至逃避,他會默默的觀察與學習,並視不同媒體的特質與需求調整發言的內容與節奏,包括要怎麼表達才能在短短一段話中切中要領,又不會被斷章取義,同時也必須注意說話態度、表情等,一次又一次的接受考驗,然後再從中求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