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以追隨自己的荊州班底為統治核心,可稱之為「荊州集團」,但對於劉璋舊部的「東州集團」也十分禮遇。至於對益州土著則軟硬兼施,不馴者加以壓制,順服者才加以拉攏。諸葛亮雖然大致延續劉備的人事政策,但也特意引用更多益州人士。
基本上,蜀漢政權的結構在劉備入蜀之後(二一四—二二三),中央地方要職都由荊州、東州集團所掌握。諸葛亮執政之後(二二三—二三四),中央朝官仍然以外來者居多,但是丞相府幕僚則增加不少益州人士;地方郡守除少數重要的郡之外,多由益州豪族出任。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主政時期(二三五—二五二),也有不少諸葛亮拔擢的益州人士任職中央。
面對內部各種不同的勢力以及複雜的人民,諸葛亮嚴明法令,制定新法令「蜀科」為執法的依據。他以身作則,「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同受輔政的李嚴以運送軍糧失職卻又推卸責任,被貶為庶民;諸葛亮賞拔的馬謖,在北伐中違反軍令導致兵敗,諸葛亮為展現不徇私,遂「揮淚斬馬謖」。這是大家都耳孰能詳的故事。
諸葛亮又推行許多獎勵農商的政策。四川盆地土地肥沃,自戰國時代李冰為秦開鑿水利工程都江堰以來,農業相當發達。但都江堰已年久失修,諸葛亮徵調民丁加以維修,使成都平原更為富庶。同時又在漢中屯田,解決軍糧民食問題。四川紡織業興盛,特設「錦官」督導,「蜀錦」遠近馳名,還大量外銷魏、吳二國,增加財政收入;蜀國滅亡時,國庫甚至還存有「錦綺綵絹各二十萬匹」。蜀漢煮鹽業也十分發達,以「火井」煮鹽,設有鹽府校尉專責管理,「利入甚多,有裨國用」。由於農工產品豐沛,商業也很活躍,成都成為富商大賈聚集的大都會。文學家左思的作品《蜀都賦》,形容成都「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重,羅肆巨千」。
「七擒孟獲」的南征
蜀漢的南部當時稱之為南中,即今日的雲貴高原一帶,由於地形複雜、交通不便,自古以來就是民族極為複雜的地區。今日中國政府經過調查,宣稱國內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其中半數以上分布在這一地區。春秋戰國以來,史書稱當地土著為「濮人」,因族類繁多,又有「百濮」之稱;漢代統稱這一帶的人民為「西南夷」;東晉南朝到隋唐時期泛稱之為「獠人」。後世「青面獠牙」一詞,就是形容異族獠人的猙獰形象。
秦漢以來雖然在這裡設官置郡,實際上控制力十分薄弱。劉備入蜀之初無暇經營,只設立庲降都督羈縻而已。劉備病逝,南中酋帥以雍闓為首,紛紛起兵叛亂。諸葛亮在統治稍微穩固之後,若要揮師北伐必須要安定後方,因此就積極規劃出兵南征。
蜀建興三年(二二五)春天,諸葛亮親自率軍南征,兵分三路,深入異族居住地,即《出師表》所謂的「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不過,這次南征,除了鎮壓叛變首謀雍闓之外,對於其他異族都採取慰撫懷柔的方式。譬如為使土豪孟獲降服,活捉孟獲後,「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華陽國志.南中志》),後來《三國演義》把它改寫成精彩的「七擒孟獲」的故事。
事實上,對於這些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異族,蜀漢根本沒有能力統治他們,也沒有統治的必要。只要不叛變,多少收一點稅,就可大功告成了。因此諸葛亮只花費半年,安撫益州南部各個部族之後,就快速地收兵了。不過,諸葛亮確實能收攬人心,不但從南中挑選了一萬餘名的兵士編入蜀軍,稱為「飛校」,還使孟獲領兵參加北伐。附帶一說,漢族對此地區的開發要在明代以後,今日雲南、貴州一帶,流傳許多關於諸葛亮南征的傳說,絕大多數是後來的人杜撰、附會的,與史實無關。
*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本文選自作者著作《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聯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