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耗資近20億美元的上海超級工廠,主持首批中國製造Model 3車款的交付儀式。隨後他更在舞台上跳起舞來,脫下西裝外套,忘情搖擺,台下中國員工一片歡呼。大肆慶祝情有可原。幾年前,特斯拉瀕臨失敗時,他把賭注押在了提供廉價零件和勞動力的中國,而北京當局也希望引進特斯拉作為啟動中國電動車產業的支柱。
《紐約時報》(NYT)27日報導指出,馬斯克(Elon Musk)與中國建立了不尋常的共生關係,特斯拉在中國獲得外商少見的慷慨待遇,幫助特斯拉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而中國獲得的獎品就是上海超級工廠,佔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一半以上以及大部分利潤。特斯拉在中國的成功也帶飛了中國電動車產業,中國品牌崛起,生產大量廉價且品質良好的電動車。比亞迪(BYD)和上汽(SAIC)等中國製造商進軍歐洲,對傳統西方汽車製造商構成嚴峻挑戰。
隨著局勢變化,特斯拉在其幫助建立的中國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優勢。去年最後一季,比亞迪超越了特斯拉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車製造商。馬斯克已經察覺到中國競爭對手的威脅,但在台海等爭議中他仍然展現出親中的立場。他在中國的利益和投資也引起了美國國會的關注。對此,《紐約時報》指出,儘管馬斯克受到中國的拯救,卻也從此作繭自縛,難以脫離對中國的依賴。
特斯拉與中國的共生關係
特斯拉長年乘著減碳趨勢發大財,自2008年推出第一款汽車以來,便在加州得到了「零排放車輛計畫」(Zero-Emission Vehicle Program)的大力支持。根據該計畫,如果全年生產的車輛碳排放總額超過特定門檻,車廠就必須繳納高額罰金,而超額排放車廠可以向低排放車廠購買「碳權」,以此來折抵他們過高的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