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指出,這是日益嚴重的問題,服務業已占印度GDP逾半數,而且擴張速度快於其他產業。根據《經濟學人》的計算,從2011年到2019年,印度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增幅比GDP平減指數高出逾20個百分點,這是所有大型經濟體中最大的差距。
《經濟學人》指出,大多數國家採用稱為「雙面平減法」(double deflation)的方法,即投入價格及產出價格都減少。以進口石油用於生產的製造商為例,如果油價下跌,產出價格不變且數量不變,實際增加價值不應改變,但如果對投入及產出使用相同的平減指數,就像印度的例子,那麼製造商的生產力似乎提高了。
這似乎是2010年代發生的事:2011年至2014年,油價穩定在每桶90美元至100美元,隨後2年跌至每桶低於50美元。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十分仰賴石油進口,85%的石油來自進口。雖然印度製造業在這段時期舉步維艱,但GDP數據掩蓋了困境。
好消息是,自新冠疫情以來,躉售物價指數與消費者價格指數之間的差異不再顯得那麼巨大。2011年12月至2019年,印度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5.8%,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為2.6%。然而,截至2023年12月的4年裡,這2項指標的成長率都在5.7%左右,躉售物價指數仍然波動,這就是應該謹慎看待印度季GDP數據的原因。這個數字也受到補貼支付一次減少及間接稅收增加的推動,這就是這個趨勢更可能接近6.5%的原因。
《經濟學人》指出,印度政府正努力將服務納入其物價指數,然而,邁向成熟生產者物價指數及雙通縮的道路將很漫長。印度前首席統計學家森表示,許多印度公司不願與政府分享其成本數據。統計學家往往不願意強迫民營部門遵守。收集批發價格要容易多了,因為貿易商很樂意報告這些價格。
自2019年12月以來,印度實質GDP年均成長4.2%,這意味著印度與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尚未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趨勢,印度企業及外國投資依然疲軟。然而,自2021年12月以來,印度整體經濟表現似乎強勁,年增率為7.1%,從用電量到貨運量的替代指標都很強勁,對印度製造業及服務業採購經理的調查已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準。預測者預計未來5年印度的年增率為6.5%,儘管印度官方公布的2011年至2019年實際GDP成長率也為6.5%,但實際成長率可能較低,這意味著真正的加速可能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