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的僕人在路上小心翼翼地走著,蒙昧的人呼喚他們,他們回頭答曰:「和平(Al-salam)」
(取自《可蘭經 》第二十五章三十六節)
本短文為作者代表「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於4月16日參與國際A15聯合行動台北場【控訴屠殺,抵制以色列】的現場發言稿。
我們今天在立法院前抗議,響應全球聲援巴勒斯坦的A15「四月十五日經濟封鎖解放巴勒斯坦全球聯合行動」,這一日世界各大城市都有抗議者阻斷重要交通要道,舊金山的金門大橋與紐約的布魯克林大橋也被阻斷數小時。
我們站在這裡,是要與全世界支持巴勒斯坦的人們站在一起,向我們自己的政府傳達我們堅持和平的立場。
台灣人民是非常愛好和平的,全世界恐怕都會很驚訝,地震之後大家最關注的新聞之一是康老師的貓,大家都在幫忙找貓,拆除的工程甚至因此緩下來。這是一個新的現象還是舊的現象?雖然愛貓、愛狗與動保人士過去四五十年都有,但是到了這十年,愛其他的物種,與他人所愛,已慢慢地取得了社會正當性的,逐漸地進入人們的心中,人民之間其實是有共識的。如果是二十年前,一位為了救貓咪而犧牲的人,恐怕會被嘲笑,當成奇聞軼事,工人也更不可能為了這隻小動物而增加自己的工時、浪費自己的力氣。然而今天,台灣社會已經有很大的改變,愛與和平深入到社會很深的地方,有更多人都是愛護生命的無藥可救的和平主義者,那個東西是超越利益計算的。
這樣的現象不是只有在台灣,我們也都在網路上看到巴勒斯坦人如何愛貓,即使被轟炸了,即使是在逃難,我們都目睹了他們不僅在救自己的同胞,也同時在救貓。有人說穆斯林文化裡面一直有愛貓的文化,人稱「喵斯林」,先知穆罕默德愛貓,曾為了不打擾靠在自己手臂的貓咪睡覺而切斷衣袖,但這恐怕是第一次全世界的人在戰爭中關心貓咪。去年十二月當加薩當地的自由巴勒斯坦攝影記者Montaser Al-Sawaf被炸死時,他的同事們畫了一張一群貓咪圍著他的墳墓的漫畫紀念他,全球有上萬人轉貼那一張漫畫(見附圖)。人們記得的不只是,他生前冒險留在以軍強力轟炸下的加薩市,以攝影見證受到砲火摧殘的醫院、街市、學校、人們,更是他在戰火威脅下,每天都在滿目瘡痍的街道去餵那一隻隻的街貓。
對我們來說,這裡的分裂是很清楚的,並且是一個真實的分裂,在民間有一股很堅定的很草根的很質樸的朝向和平朝向生命的運動,但是資本主義透過國家透過國族菁英也有另一個朝向戰爭的驅力。因此我們也看到,國家要說服人民支持戰爭是越來越困難了,台灣支持以色列是因為相信美國代表正義,但是這一點也越來越站不住腳了。全世界都有支持巴勒斯坦的運動,都在告訴國家我們的反對,我們一定要向摧毀生命與生活的戰爭說「不」,這也是全球人民真實的聲音。
過去的人曾經相信,正義之戰是通往自由之路,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我們已經很清楚的看到,在我們這個年代,戰爭只會帶來毀壞與更多的奴役。去年過世的義大利哲學家Antonio Negri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到,西方和東方之間持續戰爭,使兩者都無法產生自由,(換言之,我們已經沒有所謂的自由的一方與反對自由的一方,兩方都在製造奴役),然而,在大國失控的戰爭帶來的悲傷、苦難和悲慘中,他也預見到一種新的力量可能出現:那是一種堅決拒絕戰爭,並將和平視為人類生活的基本條件的力量。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運動裡,身體裡也長著這樣的新的力量。
後記
在台灣完成博士從事學術工作的加薩人安海正(Hazem Almassry)也參加了這場行動。他在發言中緬懷在戰爭中犧牲了的他在加薩的母親,也提及流離失所受苦的親人們。令人極為動容的是他的發言平和與肅穆,悲傷中他呼籲的是和平與愛。
在他發言前,現場有位記者朋友請他在發言中講母語,以博得更多的新聞,但是他已準備好英文發言稿,他似乎有些為難,我問他:「如果你就講一句母語呢?你會說什麼呢?」他說他只想說「Al-salam」。這個字是穆斯林之間的問候語,中文有許多翻譯,如音譯的「塞拉姆」「色倆目」、「色蘭」,亦有意譯的「平安」、「安寧」。然而,穆斯林作家張承志認為,這個字的正確翻譯應是:「和平」。
*作者為印度班加羅爾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ulture and Society)文化研究博士;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