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訪法期間,中法之間達成了4項聯合聲明,以及18項合作協議和文件。其中最重要卻最為台灣所忽略的,當屬《中法關於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內容對巴以衝突、巴勒斯坦問題、伊朗核問題、紅海危機等中東地區長期難解的困境,提出了中法雙方的立場和共識。特別是針對戰火下的加薩地區,兩國元首強調「當務之急是立即實現可持續停火」,譴責以色列違反國際法,且呼籲重啟落實「兩國方案」的政治進程。
美國:不坐在餐桌上,就會在菜單上
此時此刻,美國白宮則加大了對於國內大學生聲援巴勒斯坦抗議運動的鎮壓力道,拜登(Joe Biden)在當地時間5月2日臨時召開的記者會上,對於抗議是否會使美國重新考慮有關中東區域政策的提問,簡單粗暴地給了「NO!」的答案。5月7日拜登更是直接譴責「反猶太主義」,措辭強硬地表態「我們(美國)不是個無法無天的國家!」在此之前的4月24日,拜登則是簽署了一項法案,向以色列提供260億美元的額外戰時援助。
透過中美在巴以問題上的反應與做法,可以看出兩個國家對於當代國際戰爭與衝突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從兩年多前開始的俄烏衝突,美方的做法就是不斷金援與軍援,甚至將軍事顧問派去烏克蘭;而中國的做法,則是在2023年2月24日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項主張,強調「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
美國信奉權力(power)邏輯,誰的拳頭大,誰就掌握「真理」。眾所周知,在西方國際政治教科書中,國際社會就是無政府狀態,叢林法則即國際社會的本質。因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今(2024)年2月21日慕尼黑會議小組討論上,便以極為露骨的方式表明,「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這番發言不就是「叢林法則」的換句話說?
遞刀援助、象徵表決,助長漫天烽火
美國對烏克蘭與以色列的軍事援助,其實從戰後歷史來看,一點都不稀奇,包括在國共內戰期間與兩岸分裂之後對國民黨政府的支持,甚至是在越南、阿富汗的出兵與倉皇撤軍,其實都是同一個邏輯下的產物。就算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但在民族國家林立,以及弱肉強食的現實下,聯合國至今只能在公益事業發揮作用,卻拿國際衝突一點輒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