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珍視歷史根源,共同展望未來

2024-05-10 05:30

? 人氣

到了明清時代,政治中心轉移至北京。穿過熙和門,我們走進故宮博物院,進入明清時代24位皇帝的故居,故宮舊稱紫禁城,宮殿以中軸線結構向後延伸,分為外朝與內廷:外朝是皇帝辦公和舉行國家典禮的場域,由三大殿組成,依序是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內廷是皇帝與皇后居住的場所,由三大宮組成,依序是乾清宮、交泰殿與坤寧宮,而御花園在坤寧宮之後,作為休閒娛樂的場所。故宮珍藏著眾多寶貴的文物,修復的工程也持續進行著,參訪故宫文物醫院時,看見專業修復員們以實際行動守護著文明古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出訪前三日是329青年節,是黃花崗起義先烈的紀念日。在廣東參訪了孫中山故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與黃埔軍校,回顧孫中山先生的生命歷程,一生為了民主革命不斷奮鬥,最終於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第十次革命的黃花崗起義最為壯烈,「浩氣長存」四字烙印在墓園入口的牌坊與七十二烈士之墓亭上,參與這場起義的鬥士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正值青春年華但勇於投身革命事業,為國家、為民族犧牲奉獻的精神令後人敬佩。起義結束後,潘達微先生四處奔走收斂烈士們的遺骸,並主張修建墓園悼念革命先烈,黃花崗起義雖然失敗,但引起了眾人共鳴,奠定了後來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石。1924年孫中山先生建立黃埔軍校,以「愛國、革命」為核心精神,培訓眾多軍事與政治人才,盡心盡力為民族付出與貢獻。但民國建立之初仍處於動盪的年代,1937年七七事變揭開抗日戰爭的序幕,盧溝橋是南來北往的樞紐要道,作為抗戰的歷史標誌,最終中華民族歷經八年抗戰贏得勝利。然而,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而是應謹記歷史教訓,莫忘戰火無情而和平可貴,仇恨能夠被原諒,但真相不能被遺忘。

20240403-前寵統馬英九3日上午於黃花崗祭拜。(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20240403-前寵統馬英九3日上午於黃花崗祭拜。(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循著朝代更迭的時序,中華文明起自三皇五帝時代,經歷了眾多朝代轉變,至今仍在續寫歷史,文明的高度發展奠基於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將繼續譜寫更多故事,創造更巔峰的文明。

壯闊工程與科技企業

2019年港珠澳大橋完工,工程結構結合橋、島、隧三部分,採用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建設,行駛於橋上時速可高達100公里,促進了珠海、香港與澳門之間交通往來的便捷性,實現「一橋通三地」的夢想。2008年與2022年北京分別舉辦夏、冬兩季奧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其被譽為雙奧之城,此行參觀舉辦夏季奧運的鳥巢與冬季奧運的速滑館,場館設計匠心獨運,於此看見體育工程細膩的建築工藝。2022年西安國家版本館落成,此處典藏著大量的經史文本,由於陝西是中華文明重要的起源地,西安曾是13個王朝的都城,眾多朝代更迭於此,使其擁有極為豐厚的歷史底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