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梵蒂岡靠近北京 台灣該怎麼辦?

2018-09-26 20:00

? 人氣

教宗方濟各。(德國之聲)

教宗方濟各。(德國之聲)

梵蒂岡同中國就任命主教事宜暫時擱置了爭議。雖然這不是一份所謂的「政治協議」,但台灣方面仍然對它充滿疑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梵雙方簽署的這份文件的文本沒有對外界公布。迄今的做法是,北京單方面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任命的主教自動被羅馬教廷逐出教會。但此後,他們將重新被羅馬教廷接受,這裡涉及到7、8人。另一方面,據悉北京也將承認被梵蒂岡任命的所謂「地下教會」的主教,梵蒂岡任命了36名主教,其中部分沒有受到北京的認可。

對今後而言最重要的是這條約定:主教人選只可由中國的宗教機構推薦,但教宗享有否決權。

根據梵蒂岡方面的說法,以上協議不具政治性質,而是純宗教的。《法蘭克福匯報》援引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olin)的話寫道,為了當地天主教會獲得更多自由和自主權,得到教宗以及所在國民事機構認可的主教不可或缺。帕羅林是中梵此項協議最主要的推手,他呼籲,中國天主教會的兩大派別之間實施和解。

副總統陳建仁率代表團前往梵蒂岡?

在台灣,人們對這項協議充滿憂慮,在台灣僅存的17個邦交國中,梵蒂岡是其中之一。自方濟各教宗幾年前下令開啟梵中談判以來,一直有人猜測北京會向對方施壓同台北斷交。

為維持現狀,台灣計劃今年10月派遣副總統陳建仁率領代表團訪問梵蒂岡,參加封聖儀式以及其他紀念活動。陳建仁本人也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在梵蒂岡,他會受到國賓禮遇,但他無法以副總統身份訪問包括德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這一現象緣於中國「在政治上孤立台灣」的壓力。

梵蒂岡向台灣提供了難得的展現自身的國際政治舞台。2013年時任台灣總統的馬英九前往羅馬參加方濟各的就職儀式,人們看到他同德國總理梅克爾交談的畫面。

對於此次中梵協定,台灣政府強調,梵蒂岡清楚地表明,協定既不具外交含義,也不是政治性的,它牽涉的純粹是信仰問題。

斷交不是新鮮事

對台灣人而言,看上去穩固的外交關系突然間斷裂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自蔡英文2016年上任總統以來,北京已成功地讓5個邦交國背台灣而去、同北京建交,最新的一次發生在今年8月,聖薩爾瓦多同台灣斷交。

同其他台灣的邦交國不同,梵蒂岡並不十分注重來自中國的貸款投資。讓它不得不採取行動的是中國天主教教徒的人數以及他們的處境。在中國生活著1000萬名天主教徒,如果效忠羅馬,他們就只能是地下教會的成員,或者效忠北京,那只能拒絕羅馬。

而在台灣,信仰天主教的居民大約有30萬,再加上幾十萬菲律賓外籍勞工。

台灣主教發出的呼籲

中梵雙方的談判還在進行當中時,台灣有7名主教10年來首次訪問梵蒂岡並同教宗舉行了會晤。天主教台北總主教洪山川在會晤後向「自由亞洲」表示,他們向教宗發出了保護台灣、而不是傷害台灣的迫切期待。他告訴教宗,如果斷交,台灣的天主教徒會受到沉重打擊和傷害。「我對教宗說,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我們。他明確回答,『永遠不會』。」洪山川還向教宗發出2019年訪台邀請。如果成行,這將是羅馬天主教教宗有史以來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不過,隨著中梵協定的簽署,教宗訪台的概率大大降低。

「梵蒂岡真要放棄台灣的話,那也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實現」,諾丁漢大學中國 - 台灣問題專家薩利文(John Sullivan)這樣說道,「但現在簽署了協定,會加快這一進程。」他認為,如果中國保持目前的速度,再過幾年,台灣就成了「零邦交國」。因此,梵蒂岡的地位意義重大,「它向以天主教為主的中美洲國家發出信號,換邊站沒有什麼不妥。」中華民國所剩的17個邦交國裡,有4個在中美洲,1個即巴拉圭在南美洲。

為擴大國際活動空間,台灣也早就不僅僅依賴官方聯絡渠道,而是更多地在共同的民主價值觀上下功夫。它在全球超過50個國家設有非官方代表處,尤其重視同美國國會以及歐洲議會的關系。今年9月中旬,歐洲議會剛剛通過了一項譴責中國對台灣採取咄咄逼人政策的決議,與此同時,呼籲支持台灣更多地參與到國際機構的活動中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