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餅爬滿螞蟻,孩子拍掉繼續吃…他們10年看遍台南偏鄉教育絕境:努力真能「翻身」嗎?

2024-06-07 10:20

? 人氣

「是真的吃得很不好,我有看過那個,芋頭餅,就是鄰居給小孩的跟阿媽的,(記者問:鹽酥雞攤的那種?)對對,那上面已經長滿螞蟻、很乾很硬,我們覺得那看起來已經不像可以吃的東西了、跟小孩說可以清掉了,但阿媽說不用啦、還可以吃、把上面的螞蟻拍掉,小孩午餐就是那一塊芋頭餅……

誰都知道孩子成長過程需要營養、特別是蛋白質與肉類,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很多家庭往往是覺得「吃飽」就好,例如區公所配給清寒家庭的白米、麵條或泡麵,配上調味料、罐頭、好一點是自家種的青菜打發一餐,也因此樂扶後來推出「新鮮食物箱」計畫,就是想讓孩子有機會吃到各種營養的食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即便給了裝進新鮮雞蛋、肉片、牛奶的食物箱,樂扶也看見許多家庭如何努力珍惜物資的狀況──例如某戶單親爸爸,他會努力去捶一塊豬里肌、拍得又薄又大,跟女兒一餐就這片肉,或是把紅燒牛腩調理包加上3公升的水煮成一大鍋湯,他們的一餐就這樣,各種手法就是為了說服自己這份量很大、吃很飽。

(資料照,樂扶基金會提供)
即便給了裝進新鮮雞蛋、肉片、牛奶的食物箱,樂扶也看見許多家庭如何努力珍惜物資的狀況(資料照,樂扶基金會提供)

又例如「早餐卡事件」,是樂扶基金會讓孩子可以去學校附近(或最近的一家學校附近早餐店)領早餐,卻發現總有家長違規、一次領好幾份,釐清原因才發現,原來是家長自己也餓肚子、都不確定下一餐在哪,一次領好一天三餐。

渟文也曾看過一位出海為業的單親爸爸堅持每天一定要做晚餐給小孩吃,「他說,我的小孩已經沒得選擇了,但至少要能給小孩最好的……但那個『最好的』,可能就一盤菜、一顆蛋、一碗飯……」

「他回到家以後,能做的不是努力讀書、寫作業,而是要先預防爸爸發病…」

這些都是在當今台灣難以想像的貧困現實,孩子不只吃不飽、也沒有安心的家──渟文曾看過一個小孩跟阿媽一起生活,工作人員協助處理鼠患以後,那個傳統二合院可謂「家徒四壁」,真的什麼都沒有、水泥地上鋪個涼蓆就睡覺。

更令人難過的或許是,孩子早已經習慣貧窮的現實,即便給了資源,沒有其他人陪伴、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資源該如何使用,他們依然陷入貧窮。

例如熱水器事件,渟文說,曾有個孩子家裡連熱水器也沒有、只能洗冷水澡,因此孩子身上總是充滿污垢與異味,樂扶基金會就替這個家募來一台熱水器──但就算有了熱水器,過往幾乎不曾在家洗澡、要洗也會去教會洗的孩子,依然沒這種習慣,樂扶工作人員每次家訪都要去浴室地板摸看看有沒有「滑滑的」、一次次檢查,才慢慢建立起孩子洗澡習慣。

又例如書桌事件,工作人員毓娟回憶,有個孩子從小寫作業都是在床上鋪個木板、或在飯桌上寫字,就算孩子在讀高中以後終於擁有一個募來的書桌,他也不知道怎麼用,變成飯桌2.0。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