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展觀點:旅行的意義─你也喜歡把各國國旗亮在IG上炫耀嗎?

2024-06-09 06:30

? 人氣

也因此,若這個邏輯成立(當然,也可能根本不成立),那蒐集越多的旅遊打卡,就變成某種賦予人物設定價值的手段。舉個可能優些關聯例子,筆者當年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就立志要盡可能蒐集到所有圖書館的「會員卡」- 自己就讀的學校當然憑學生證就可以使用,但他校或諸如大英圖書館,倫敦市立圖書館等,就會需要另外申辦,流程由寬而嚴不等。一年下來東奔西跑,從倫敦到愛丁堡,各大學和公私立圖書館,但凡能辦會員的,我差不多都拿到那張圖書證了...勳章似的,只不過真的在那些地方看書了嗎?或許吧,但真的把知識吸收進去了嗎?好像未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書館的目的是承載人類的知識,並讓人們能在此獲取知識的,擁有一張張的圖書證可充作「到此一遊」的表象,但好像並未真正發揮其價值(當然,存粹把圖書館當作觀光拍照景點,另當別論)。那旅行的價值是什麼呢?那一張張在社群帳號下的小國旗,或一個又一個的華麗照片與那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動態,背後的本質代表什麼?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切的行為都有供需法則可言,倒是沒那麼複雜,動不動上到哲理探討的層次。對於繁忙(或枯燥?)的當代人來說,美國作家 米莉安.畢爾德那套「旅行不只是看風景,而是不歇止地改變我們對於生活的想法,深刻又長長久...」太重了,吃吃喝玩之於滿足一點點虛榮,花錢解壓,累積些社交與攀比的資本...其實生活也不過如此,太努力或太刻意好像都不是主流的需求,而站在旅遊產業「供應商」的立場,自然要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期待的產品,讓大眾更便捷的發佈在社交平台,循環往復。

旅行,對你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想達成的目的是什麼?或著,旅行的本身就是目的,不用再賦予其他的內涵。

最後我想分享另一個滿有趣的反思,那是在讀王維「輞川集」時候的感悟。要知道王維可是生於貴族世家,又考上進士又在朝為官,可為家境不俗。退休後在陝西輞川這個地方買了塊地,過上優渥且悠閒的生活,其間遊歷輞川周遭的各個景點,寫成「輞川集」20首五言絕句,後世廣為流傳。

輞川集決大部分都是描述一個王維到訪的景點,有山岡,有綠樹,有小橋流水,也有河畔人家...唯有一首「南垞」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他的原文是這樣的:

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南垞與北垞是兩座山,中間有溪流經。有這麼一天王維興起想從南垞走水路,去拜訪北垞的幾戶居民,路途不遠但江水湍湍,舟行駛至河中,忽然決定不去了,就這麼隔著水與山,遙望對岸北垞山上的那幾戶零星燈火。很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也說停就停,頗有竹林七賢中王子猷「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的瀟灑。

為什麼這首施最有意思?因為輞川集中的每一首,幾乎都是在描繪一個「到達」的景點或人物,唯有「南垞」,講的是一個「沒有到達」的景點,王維根本沒去到那裡,但心境有有所變化,某些「目的」或許已經完成,那到與不到,就沒那麼重要了。對比大部分現代人所規劃的旅行,豈能不踩到點,照片狠狠的給他拍好拍滿,怎麼可以「半途而廢」呢?

當然,王維有他自己的心思,那份從容與瀟灑可能也需要特定的時空環境,更甚者,用「南垞」一詩來對比今昔旅者與旅行的意義或許太過牽強...但我們不妨從那個意境中試著學點什麼:在有些時候,決定出發不容易,堅持到底更難得,但懂的適時「放下」,會不會其實需要更大的勇氣?那種勇氣,來自於對自我夠深刻的認知,以及對外在客觀環境足夠的體悟,還有不被世俗價值所惑的淡然...最終,能充分享受旅行(人生)中那些微小但美妙的事。

*作者曾任職於聯合國科技部門,派駐過歐亞非不同城市。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再生能源、永續發展以及社會創新等議題。喜歡旅行、觀察和寫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