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到令人想吐!」美國年輕人也買不起房,居住正義讓拜登好頭痛

2024-06-04 09:05

? 人氣

雖然房價相對於收入普遍上升,但此一數據在各都會區中仍存在很大差異。房價收入比最高的都會區主要集中在美國西岸,包括檀香山(房價收入比為12.1)、聖荷西(12.0)和舊金山(11.3)等。而美國東岸持續面臨住房負擔危機的都會區包括邁阿密(8.7)、紐約(7.1)和波士頓(6.5)等。即使在負擔相對較輕的中西部,房價收入比也在上升,例如麥迪遜(5.0)、密爾瓦基(4.9)和芝加哥(4.3),另外像是東北和中西部的鐵鏽帶房價收入比雖然最低,但依舊在上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房價上漲對房價收入比的成長扮演核心角色,因為收入根本不會以同樣的速度成長。同一調查中指出,2019年到2022年間房價上漲了43%,但同期收入只增加了7%。

房貸利率

第二個痛點是房貸利率。根據投資網站「Money」上週的調查,目前美國30年期固定利率貸款的平均利率約是7.803%,對比疫情期間歷史最低的2.65%,借錢買房簡直昂貴的令人痛苦。

住房供給不足

最後,房屋庫存不足導致房價居高不下。《YaHoo》指出,造成短缺的部分原因是新建築的減少以及疫情導致的住宅建成延誤,這意味著住房供給未能趕上美國人口成長和需求的步伐。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的住房空置和住房擁有率調查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35歲以下美國人的住房擁有率僅為38.3%,而嬰兒潮世代則為79.2%。

「2024總統經濟報告」指出,多年來新建住宅相對家庭數量明顯不足,導致住房供應短缺。住房短缺總量估計範圍為150萬套到380萬套,在建住房短缺的年流量估計為10萬套。

2023年4月28日。賓州伊格爾維爾的一個開發案中正在建造的房屋。(美聯社)
2023年4月28日。賓州伊格爾維爾的一個開發案中正在建造的房屋。(美聯社)

住房需求的增加是由經濟成長和人口成長所推動,然而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各類房屋開工的數量便大幅下降,至今仍未恢復到2007年之前的水準。新住房建設的下降和相對較小「入門房」和低成本租賃單位的供給量減少同時發生,面積在1400平方英尺(約40坪)以下的新建單戶住宅比例從1970年代初期的近40%,下將到2020年代初期的7%。此外,低成本租賃單位的供給(低成本指合約租金低於收入分配最低五分之一的家庭可負擔的最高金額)在2011年的26.7%下降到2021年的17.1%,這相當於在過去十年減損了390萬套可負擔住房。

拜登也知道你買不起房,但⋯⋯

這些正努力「成家立業」卻受房價所苦的美國年輕人,正是拜登積極拉攏的選民。

新聞網站「Vox」指出,打房議題通常不會在總統選舉中成為主要的討論政策,因為這對白宮來說是一個很難在短期內有所改變的問題。此外,聯邦立法者普遍會避開影響房屋供給的住宅法規,因為這很大程度屬於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職權範圍。然而近期華盛頓的情況開始發生改變,參眾兩院就住房負擔能力舉行更多的聽證會。住房成本通常是選民們負擔最重的支出,華府政客們意識到「買不起房」的社會問題不容忽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