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下的泡沫經濟學啟示
最近台股在歷史新高附近,美國三大指數也在歷史新高附近,其中一個共同的驅動力量,就是AI人工智慧族群的崛起。問題來了,由於AI族群漲得太兇,有人開始擔心會不會又是網路泡沫的翻版?本文的用意,就是從泡沫經濟學的現象與邏輯,來觀察當前的AI熱潮,以及對貨幣政策的啟示。在總體經濟理論上,資產泡沫的問題越來越重要,因為資產泡沫容易越吹越大,走上最後的破滅,然後把實體經濟也拖下水,造成經濟衰退。過去20多年來,美國經歷了2次主要的經濟衰退,一次是2000年3月的網路泡沫破掉,之後造成2001年的經濟衰退;另一次是2007年的房市泡沫破掉,先造成次級房貸風暴,然後延伸到2008年的衍生性金融產品泡沫也破掉,造成了金融海嘯,以及2009年的經濟衰退。也就是說,新世紀以來美國的2次經濟衰退,都是資產泡沫破掉造成的。
三大股市泡沫 落底過程超相似
之前,是景氣波動引導金融市場的波動,現在則是反過來,是金融市場的波動在促成景氣的波動。基於這個觀察,泡沫經濟學已經有了理論上的高度,值得總體經濟學家來認真看待。在西方經濟史上,泡沫早就出現過,像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到了20世紀的1920年代,汽車工業熱潮催生了美國道瓊指數的泡沫,1980年代日本的出口擴張催生了日經指數泡沫,還有1990年代美國的資通訊產業泡沫,讓我們看出來,在泡沫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會有一些基本元素,以及走過一些類似的過程,值得整理出來。以下我就以股市作為討論泡沫的對象。
首先來談一件事,就是過去這100年來的三大股市泡沫,1920年代的美國道瓊,1980年代的日本日經,以及1990年代的美國那斯達克,這三大指數最後都泡沫化。一旦泡沫破掉,股市出現崩盤,那時候人們最關心的話題,就是什麼時候落底。巧妙的是,這三大股市泡沫的落底過程居然非常相似,有些華爾街人士甚至於這麼形容,就是把他們的走勢圖放在一起,蓋掉他們的名稱,你很可能分不出來哪一個圖是哪一個指數,因為整個落底過程太相似了。
美國道瓊是在1929年10月崩盤,在1932年7月8日落底。日本日經是在1990年1月崩盤,在1992年7月8日落底。美國納斯達克是在2000年3月崩盤,在2002年10月9日落底。這三大指數的落底過程,大約是2年之後第三季的第一個月上旬。間隔70年的時間,又在美國與日本兩個不同國家先後發生,這樣的巧合實在有趣而驚人。也許這個密碼可以流傳下去,告訴你的晚輩,如果將來又看到股市大泡沫破掉的話,先別急,你可以先去環球旅行,或者做別的事,等2年半之後,再回來抄底,因為那時候很可能就是股市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