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夢:從「去美化」到「國產」自給自足,中芯國際目前走到哪了?

2024-06-04 21:36

? 人氣

中芯國際(SMIC)(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SMIC)(中芯國際)

全球搶攻人工智慧(AI)商機,預計到2030年,晶片產業市場規模將翻倍,達到1兆美元,晶片製造領導地位成為大國競爭的關鍵。去年,美國擴大對中國的先進AI晶片出口管制,如今中國晶片發展前景如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據《華爾街日報》(WSJ)3日報導,美國的晶片出口禁令促使中國當局大力扶植國內晶片產業,目標是實現製程「去美化」,達到完全自給自足。中國晶片代工領軍企業中芯國際(SMIC)在技術上仍落後於台積電與三星電子好幾代,但在北京市郊的新廠中芯京城正積極引入國產半導體生產設備,顯示出該公司擺脫對美技術依賴的企圖。

2023年7月5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AI大會期間,一名工人正在檢查顯示電腦晶片與中文「自主」字樣的螢幕。(美聯社)
2023年7月5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AI大會期間,一名工人正在檢查顯示電腦晶片與中文「自主」字樣的螢幕。(美聯社)

過去,中國科技公司更傾向購買美國優質技術晶片,而非自行研發投資。但禁令實施後,中國公司更難取得美國AI晶片,迫使他們尋求國內替代品或加強本土技術研發,進而催生出大量投資、實驗,甚至一些技術上的突破。

中國當局也積極打造國家隊。5月成立國家大基金三期,註冊資本約新台幣1.5兆元,而前兩期註冊資本則共約新台幣1.3兆元。不過,據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BCG)2021年估計,國家政府若想建立完全「自給自足」的本地晶片供應鏈,將需要至少1兆美元(約新台幣31兆8800億元)的增量前期投資。

要製造先進晶片,最關鍵的是半導體製造設備,但中國在這方面遭遇重大挑戰。荷蘭公司艾司摩爾(ASML)獨家生產和銷售的極紫外(EUV)曝光機(光刻機)是其中最重要的設備之一,但高規格款式多年來一直禁止向中國出口。為了克服這一障礙,中國正在積極囤積晶片製造設備,並力圖利用國產設備實現晶片的商業化生產。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數據,全球半導體設備採購量正在下降,然而中國的購買量卻逆勢上升。尤其2023年,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額增加了14%,佔全球銷售的三分之一。龍洲經訊(Gavekal Research)估計,今年中國新增的半導體產能將超過世界其他地方的總和,但這些新增產能主要用於製造成熟製程晶片。

目前,中芯國際的國產化計畫仍停留在願景階段,其生產線依然依賴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設備。專家預測,中國要完全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尤其是在生產高端晶片所需的技術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晶片技術進步,自給自足變得越來越困難。要實現真正的本土化,中國不僅需要國產晶片製造設備,還需要確保這些設備內部的零件也是國產的。此外,中國還需要在本地生產晶片所需的晶圓和其他關鍵材料。

晶圓、晶片、半導體。(美聯社)
過去幾年,美中科技戰的經驗使北京當局早已計劃打造晶片自給自足產業鏈。(美聯社)

中芯國際供應鏈本地化,搶占成熟製程市場

過去幾年,美中科技戰的經驗使北京當局早已計劃打造晶片自給自足產業鏈。2017年,中芯國際在北京南部工廠附近建立了一個創新中心,專注於供應鏈本地化的研究。自該年以來,中芯國際已獲得18億美元(約新台幣590億元)的政府直接撥款。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