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對於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軍校,中國和台灣都試圖利用這個機會來強化自己的歷史詮釋權。6月16日,台灣在鳳山的陸軍官校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而在廣州的紀念活動則成為中國爭奪歷史話語權的舞台。
雖然黃埔軍校的廣州校舍早在中日戰爭期間被摧毀,但中國仍然在原址建立了黃埔紀念館,並堅持舉行百年校慶。然而,中國所謂的三千名台灣校友赴會的宣傳,最終僅有不到百人參加,這與99週年時台灣有五百名校友出席的盛況形成強烈對比。這不僅顯示了台灣退役官兵對中國紀念活動的冷淡,也揭示了中國在黃埔百年背後的政治意圖。
黃埔之行:從歷史紀念到國安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此次邀請台灣退役官兵參加黃埔百年紀念活動的真正目的。中國安排的行程第一站,竟是帶領全團前往廈門辦理居住證、開設銀行帳戶及中國手機門號。根據中國《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申請居住證需提供完整的個人資料及指紋信息。這意味著這些台灣退役官兵的個人資料將被中國政府全面掌握,成為嚴重的國安風險。
微信支付與資訊滲透
此外,中國要求這些退役官兵開設中國銀行帳戶和手機門號,更進一步暴露了中國的意圖。透過這些銀行帳戶和手機門號,這些退役官兵將不可避免地被納入中國的通訊及金流網絡,利用微信支付等工具進行金錢往來,而這些活動都將不受台灣現行安全機制的監控。這將成為一個嚴重的國安漏洞,使中國能夠更容易地對這些退役官兵進行監控和操控。
中國化策略:從個資掌控到身份認同
中國對台灣的「中國化」策略並非首次出現。從之前的「對台31項措施」、「福建惠台21項政策」、「廈門60項惠台措施」,到今年1月的「福建惠台利民政策舉措十三條」,中國不斷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台灣人前往中國發展。然而,這些措施的背後,實質上是中國試圖破壞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
此次邀請台灣退役官兵參加黃埔百年紀念活動並誘使他們申請居住證,正是這一策略的延伸。居住證提供了比台胞證更寬鬆的待遇,包括就業並參加社會保險及醫療保險,繳納、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形同中國的準國民待遇。這些優惠政策看似吸引人,但實際上是中國利用經濟利益誘使台灣人向「中國化」靠攏,最終破壞其國家認同。
台灣國防政策的重要性
在面對中國的這種滲透策略,台灣必須加強自身的國防政策和安全措施。首先,應該加強對退役官兵的安全教育,讓他們了解參加這類活動的潛在風險。其次,政府應該加強對個人資料的保護措施,防止敏感資料落入中國政府之手。此外,台灣應該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共同抵禦中國的滲透行為,確保國家安全和人民的自由。
總而言之,黃埔軍校百年紀念活動背後,暴露了中國試圖利用歷史和經濟利益來達成其政治目的的策略。台灣必須警惕這種陰謀,加強國防政策,保護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唯有堅定立場,才能守護台灣的未來。
*作者為軍事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