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21 年,秦國滅六國、統一中國,更將版圖擴大,北從陝北延伸到河套、南達廣東、廣西等嶺南地區。自此以後,秦代的版圖奠定了後世 1 千 8、9 百年、構成中國政權最核心的統治疆域,稱之為「中國本部」。
即便漢代把勢力範圍拓展至「西域」,清代更靠著康雍乾三代經營,把疆域擴大三倍之多,但這些地區只能算「勢力範圍」,從古至今中國的政經、社會及文化重心始終集中在秦版圖的疆域內。
疆域問題是高度敏感的,當前兩岸如此,對歷代學者來說亦然,為了「政治正確」,許多論述都是往「疆域最大化」的方向發展。杜正勝院士認為,這樣的觀點疏忽了一個重要事實:
版圖的主權意義端視能否實質治理,以此標準來看,可細分成「直接治理」與「勢力範圍」,而此直接治理的疆域,可視為有實質主權意義的「中國本部」。
編戶齊民的直接治理 vs. 邊疆羈縻的勢力範圍
「中國本部」的疆域在秦代就大致底定,其實是植基於秦政權的「編戶齊民」政策,透過戶政與地政制度,把百姓納入整齊劃一的中央集權管理,以利統治者徵收稅賦、徵調兵役。這種高強度的管理,奠定了後世無數朝代的統治基礎,乃至現代。
至於中國本部以外的區域,則是不同朝代在特定期間掌控的「勢力範圍」。
以西域來說,就是漢帝國拓展的勢力範圍,憑藉武力威震並左右外國,古書稱為「羈縻」,原意是對牲口的控制。杜正勝院士形容:「西域諸國在漢王朝勢力籠罩下,就像被絡頭的馬、穿鼻的牛,拴住仍有一定範圍的自由,但跑不遠。若真跑走了,那就『雖遠必誅』。」
羈縻也有不同模式與目的。漢、唐兩代經營西域,為的是對抗北方武力強大的敵人匈奴和突厥、斷其右臂。但對於以部落社會為主的西南地區,就是為了天然資源和政治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