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針對《時代》雜誌詢問美國動用武力護台問題時,他的回答是「要看情況」,「但沒有排除使用美國軍事力量的可能性。」;接著卻補充說:「這和派遣陸軍、空軍與海軍等方式,有明顯的區別。」拜登的說法維持以往的「戰略模糊」,即承諾軍事援台,但不確定是否派兵參戰,顯然再一次吊足台灣人的胃口。
我認為中美都沒有兵戎相見的打算。拜登三番五次論中共武力犯台,顯然是要配合美國國內的「反中」民意主流,目的當然是為了爭取選票。美國雖是總統制國家,但像涉及國家安全的核心利益問題,也不是總統說了算。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事後就為拜登的話緩頰,強調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表示拜登是「直率的人」。
就是為了避免總統的「一言喪邦」,《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曾報導,在川普下台前,時任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曾私下兩度致電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表達美國不與中共開戰之意。另外,根據《金融時報》2023年12月14日報導,在舊金山「拜習會」前,雙方高級國防官員就曾在華府秘密進行會面。
事實顯示,「拜習會」後中美兩軍就逐步恢復各層級的對話管道,當中共防長董軍與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香格里拉對話」會面後,中美兩軍高層交往已全面恢復。意味著雙方將致力管控分歧,以免走向直接衝突及全面對抗。我認為中美當務之急是防止雙方因實施軍事威懾,而出現擦槍走火的意外。
中美在非軍事領域的對抗,日益受到外界的關注。大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李巍就認為,美國已對中共發動三場經濟戰,即關稅戰、技術戰及金融戰;未來中美將在外交、資本及技術三方展開戰略競爭。
例如,隨著美國總統選戰加溫,拜登政府正發動新一波對中晶片戰。據彭博資訊報導,拜登政府考慮將人工智慧(AI)應用所需的晶片,列入禁止出口至中國大陸的範圍內,並鎖定才剛進入市場的「環繞閘極」(GAA)製程技術所生產的晶品。由於GAA可讓半導體具備更強大的功能,美國此舉會提高大陸建立AI糸統的難度。
無論涉及中美之間的傳統安全或非傳統安全議題,台灣總是主動或被動地捲入其中。民進黨政府無法與對岸進行「和平推」,只好隨美國的「兵推」起舞。
艾瑪此行對兩岸關係提出許多逆耳忠言,但都是知易行難;在「可操之在我」的部分,艾瑪提出下列三點值得台灣參考:一是必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脆弱之處;二是要強化社會的凝聚力;三是要展現台灣的軟實力,即台灣的吸引人之處。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