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被台式政治正確「取消」的台灣《繁花》年代

2024-06-23 06:20

? 人氣

王家衛用絢爛的色彩,塑造出《繁花》中的上海(取自網路)

王家衛用絢爛的色彩,塑造出《繁花》中的上海(取自網路)

國際電影名導王家衛監製、執導,年初上映的中國電視劇《繁花》,不僅收視長紅,精緻強烈的影像風格,更是被中國一票影評、網紅稱是「趕絕一票只會靠濾鏡修圖的仙偶劇導演」、「現在上海的演員分成兩類:演過繁花的跟沒演過繁花的」、「重新洗牌『內娛』演員排名」……,不但震撼影劇圈外觀眾,也震撼了影劇圈內編導演員生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磨、拖聞名的王家衛,這回用了3年籌畫、3年拍攝,共花了6年打造這部他個人生涯首度監、編一手主導的電視劇,而也跟著花掉3年跟著王家衛磨戲的一票中國影視明星,總算沒白費時間,原來就紅透半邊天、近日才來台的胡歌經此劇確定自己的「第一人」地位;原來已要讓自己的演員生涯以「花瓶」坐收的唐嫣,在王家衛NG86次狂磨下,讓眾人認可她是「實力派」,並在一票差不多時間出道、原本領先於她的女星中領跑;年近40卻從沒拿到過「頭牌」腳色的辛芷蕾,如今炙手可熱,片約、代言不斷。

用王家衛美學呈現、舞台改到上海的港劇《大時代》

王家衛在《繁花》中,不只創造胡歌的「錦上添花」以及唐嫣、辛芷蕾的「鹹魚翻身」,重出江湖的老演員、被認為屬於綜藝界的諧星、甚至沒演過什麼戲的退役足球員,都紛紛演出了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就一個台灣觀眾的角度去看《繁花》,或許可以這樣描述──用王家衛美學呈現、舞台改到上海的港劇《大時代》。在《繁花》故事的背景年代1992年上映的TVB港劇《大時代》,可說是港式商戰劇的最高標的,讓TVB在1990年代接續拍出一系列類似題材如《笑看風雲》、《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世紀》,甚至到進入21世紀的《珠光寶氣》、《溏心風暴》、《巨輪》,都是這類型將故事背景設定在特定年代、用小人物視角去觀看商業市場競爭下愛恨情仇眾生相的戲劇。

1992年上映的TVB港劇《大時代》,以香港1970年代到1990年代之股票及金融市場為主線背景。(取自youtube)
1992年上映的TVB港劇《大時代》,以香港1970年代到1990年代之股票及金融市場為主線背景。(取自youtube)

從中國網友的評論,我們可以更加確定《繁花》這個「中製港劇」血統,中國網友們表示《繁花》的原著小說其實沒那麼多的商戰、股市,更多的是對基層民眾生活的描寫、還有男女角色之間的愛恨情欲。甚至王家衛為了增加故事的「商戰味」,還幫男主角創造了一個原著沒有的商戰老師「爺叔」。

對中國繁榮年代的懷念?其實港式商戰劇一直是收視靈藥

英媒《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這樣描繪《繁花》:對中國繁榮年代的懷念,推動了一部電視劇的熱播,它將1990年代的資本家描繪成英雄,那時普通中國人可以通過大量的運氣、良好的人脈和努力工作改變命運。雖然也有英國媒體對王家衛對劇中1990年代的上海政治氛圍的描寫缺乏頗有微詞(畢竟1989年的天安門大屠殺貫穿了劇中的年代,引發的外資撤出和經濟制裁不太可能不影響到當下的上海),不過如《經濟學人》描述、《繁花》將資本家描繪成英雄,恐怕已經是對宣稱自己基於共產主義成立的中國政治最大的挑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