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有名無實的「烏克蘭和平會議」

2024-06-25 07:00

? 人氣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出席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AP)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出席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AP)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nskyy)發起的烏克蘭和平峰會,於本月16日在瑞士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落幕。這項為期2天的會議,雖有90多個國家捧場,但中俄兩國沒有參加,印度、印尼、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也未在會後公報上列名。距離烏克蘭和平的目標遙不可及,哲連斯基的外交努力只稱得上「事倍功半」。

峰會最後公報一致同意,俄烏兩國就結束戰爭進行對話,各國也力挺維持烏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這可以視為哲連斯基的一項外交「成就」。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即聲稱,公報已考量到基輔當局的立場。但哲連斯基不會只是在乎西方的「口惠」,而是期待外界挹注更多的戰爭資源。例如,會前烏克蘭獲得拜登政府600億美元軍援,以及七國集團決定將擔保俄羅斯被凍結資產的500億美元利息支援基輔,就讓哲連斯基感到鼓舞。

對莫斯科而言,由西方主導的這場和會,「目的不會只是為了結束戰爭。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坦承,「雖然這看起來矛盾,但通往和平的道路就是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這有賴跨大西洋的努力,也符合美國利益。」但西方的條件是要俄羅斯退出占領下的烏克蘭土地,「把吞下的骨頭吐出來」,這就不符合普丁的利益了。普丁剛勝選連任總統,不可能勞師動眾後無功而返。

《BBC News中文》引用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歐亞項目主任列文(Anatol Lieven)的話說,這場「和平峰會」並非真正的「峰會」,也非真正關於「和平」。其目的不是結束戰爭,而是在某些層面「軟化」(soften)戰爭。因此峰會議程反而聚焦於核安全、糧食安全以及歸還被劫持兒童這類議題上。

俄烏戰爭何去何從?這是全球關注的問題,而智庫「全球安全」(Globsec)早已綜合了數十位專家的意見,評估了出現四種不同結果的可能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種可能性是消耗戰,將持續到2025年以後,雙方都將遭受重大傷亡,烏克蘭將繼續依賴盟友的武器供應;

第二種可能的情景是世界其他地區的衝突升級,如中東、台海兩岸和巴爾幹地區—俄羅斯試圖煽動緊張局勢;

第三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烏克蘭取得了一些軍事進展,但沒有達成結束戰爭的協議;

第四種是來自烏克蘭盟友的支持減弱,迫使烏克蘭通過談判達成和解。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出席6月15日、16日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AP)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出席6月15日、16日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AP)

無論如何,俄烏戰爭會持續一段長時間,過程中有下列變數值得注意:一是美國大選。拜登政府現在的處境是「欲罷不能」,究竟烏克蘭戰爭是他的資產或負債,要看美國選民的投票,而因戰爭獲利的美國石油商和軍火商,對選舉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另外,川普已經明確表態。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川普抨擊拜登政府加碼15億美元援烏方案,諷刺哲連斯基是「史上最偉大推銷員」,揚言11月當選總統就會把這事「做個了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