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變薄反有利經濟?專家指安倍當年「2大改變」很關鍵:日本正在復甦

2024-06-27 08:40

? 人氣

專家指出,日圓貶值與通膨對日本經濟其實未必有害。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專家指出,日圓貶值與通膨對日本經濟其實未必有害。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日圓兌美元持續貶值,日前已逼近160關口水平。對於日圓走勢,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吳杰表示,這需要回朔到2012年前,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來的2大改變;他指出,日圓貶值與通膨對日本經濟其實未必有害,適度通膨反而是扭轉日本低薪與高失業率的關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網路節目《數字台灣》提到,日經指數在1989年達到3萬8957點後,就進入失落的30年,經歷艱難調整,日前回到4萬1087點,最近回檔至3萬8000點左右;此外,回顧1989年世界企業市值排行前10名,日本就占了7家,2021年後卻完全退出前10。關於日本經濟的劇烈變化,吳杰指出,日本股市於1990年代開始崩盤,直到2012年底才開始回升,是因安倍晉三上任首相後帶來2大改變,分別是「弱勢日幣」與「溫和通膨」。

吳杰提及,日本雖已處於復甦階段,但國人依舊對前景不看好,是因他們不確定日幣貶值以及通貨膨脹對經濟是好是壞,比如近期日幣貶值,日本經濟體排名掉至世界第4,落後於德國,就有人斷定日本在走下坡;但事實上是因日圓兌美元的匯率貶值一半,所以美元計價的GNP(國民生產毛額)自然會減半。

至於通膨是否有利日本經濟發展?吳杰分析,儘管各國普遍憂心通膨加劇,但這正是日本需要的,先前經歷通貨緊縮,企業不再生產與投資,導致產業大量出走,呈現高失業、低收入的狀態,如同台灣在2008年左右22K的低薪窘境,因此日幣貶值與溫和通膨其實有利於日本,日經指數也在不知不覺中漲到4萬多點。

專家:美中貿易戰攸關日本經濟與房產

吳杰提到,1960年美蘇冷戰期間,在美國建立的亞洲島鏈中,最重要的灘頭堡就是日本,而日本經濟有了美國加持後,在往後的30年快速成長;到了1990年代初期冷戰結束,以及「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國受世界強權制裁,迫使時任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向美國投降、開放中國市場,世界進入全球化階段,日本也失去發展優勢。

吳杰接著說,直到2020年美中貿易戰開打,意即美中冷戰開始,日本的重要性又再度抬頭,中國於全球化期間累積的大量資金則開始外流,從2023年股票漲跌幅可見,美國、日本、台灣與德國等親美國家的股市都在上漲,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與泰國等親中陣營則是下跌。

吳杰補充,中國資金外流後,日本房地產的變化也值得關注,據他觀察,日本近年房地產漲幅相當大,但事實上大多數偏遠縣市的房地產都在下跌,只有幾個設有國際機場的縣市,包括沖繩、北海道與名古屋等地房價不斷攀升,可以推斷為外資進入所導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