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文專文:蘇聯政權垮臺的教訓─「中國夢」不僅是民族主義話語

2024-06-28 05:50

? 人氣

2024年6月4日,北京員警嚴密看守天安門。中共強硬的政治立場遏制境內任何大規模紀念活動。(美聯社)

2024年6月4日,北京員警嚴密看守天安門。中共強硬的政治立場遏制境內任何大規模紀念活動。(美聯社)

在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共產黨在鄧小平的建議下,吸取了蘇聯政權垮臺的教訓。在經過了兩年的嚴苛管制之後,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下巡察深圳,這個於一九七九年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並宣布改革開放政策將會繼續,政府將會盡所有努力保證發展,建成小康社會,而這將會是黨的首要目標。在鄧小平看來,只有這樣,中國才能逃脫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悲慘」命運:共產黨黨內的分裂、政權萎縮以及最終丟失執政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此之外,中共還有另外一個新戰略:透過改革令黨更能夠適應新的任務和新的經濟環境。這個戰略並不比堅持改革開放次要,像沈大偉和其他學者也對此有所研究。

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這個目標需要黨能夠做到對意識型態和組織架構的改造,並進一步培訓黨國體制內的幹部群體。

江澤民在二○○一年提出完善的「三個代表」理論,則是中共最大的理論創新之一,這個理論主要是為了能夠讓私有企業家加入黨組織。這個理論的提出也象徵著,中共正在成為一個具有全民性質的政黨或全民黨,也正如一些中國的觀察家所宣稱的,它似乎在從一個共產主義政黨逐漸變為一個民族主義政黨。江澤民的繼任者胡錦濤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理論,並在二○○七年將其寫入黨章;儘管這個理論並沒有太受到公眾的注意,但它也象徵著共產黨至此轉變為一個執政黨,不再是以一個革命黨的身分存在,而這也使得它從今以後必須逐漸改善自己的執政能力。二○○四年,時任江澤民智囊的曾慶紅進一步完善了這個目標,它也成為黨的首要目標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共,如此喜歡宣揚自己中國特色的一黨制度和執政,是如何比西方國家那種永遠被選舉風波、反對黨和公眾輿論侵擾掣肘的制度要更高效、更適合中國的需要。

在習近平任下,這種意識型態的演化變得更為正式。「中國夢」不僅僅只是一個民族主義的話語,它是一個完整的意識型態體系:在二○二一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之前,中國要實現鄧小平提出的「小康社會」目標,並要在二○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年誕辰之前成為一個「強大、繁榮、民主、文明、和諧和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國家」。在黨的十九大時,這些目標都被寫入黨章,成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部分。

為了確保實現這些目標,習近平發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反腐運動(下文將會繼續討論),並且推行了一系列新的經濟和體制改革。實際上,正是因為習近平,或出於整個黨中央對於蘇聯解體的恐懼,這些改革措施才會不斷地被推行。習近平在就任之後,很快就重啟了對於蘇聯解體教訓的研討;二○一二年十二月,一份在一個月後向普通黨員公開的內部演講稿中,習近平提出了蘇共和蘇聯瓦解的兩個主要原因:(1)針對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挑戰、對列寧和史達林的否定以及伴隨的「歷史虛無主義」;(2)軍隊的非政治化、國家化以及黨對其掌控的權力喪失(非黨化)。最後,習近平用一段不光彩的性別歧視話語總結了他的演講:「最後戈爾巴喬夫(戈巴契夫)輕輕一句話,宣布蘇聯共產黨解散,偌大一個黨就沒了。最後,竟無一人是男兒,沒什麼人出來抗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