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陸域風機台灣占快1成!」謝金河點出風電隱憂:請童子賢研究核能技術在地化

2024-06-26 13:23

? 人氣

謝金河26日在臉書指出,台灣電力開發未來是一條漫長的路,且可能創造無限大機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謝金河26日在臉書指出,台灣電力開發未來是一條漫長的路,且可能創造無限大機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AI浪潮湧起,台灣供電議題一直是討論焦點,近日屢對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政策提出逆風建言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力主核電與綠能共存立場。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能源配置組合很多,他尊重各方專家看法,但不要忘了發電是台灣的大產業,而核電技術有無機會能在台灣產業化?他要請童子賢和他一起研究一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謝金河今(26)日在臉書提到,童子賢最近花許多時間在研究核電,對台灣未來的電力需求很用心,而童子賢說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能源產值逾2兆元,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產業!」然而除了火力發電,天然氣發電等大宗,能源配置有很多組合,涉及成本與難度,各方專家看法都不同,如童子賢喜歡核能等,他對各方看法都尊重。

謝金河指出,隨著AI的發展,台灣電力開發未來是一條漫長的路,且可能創造無限大機會。謝金河並提到,日前參訪「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在彰芳西島風場,發現離岸風場的風機已達到逾300支的門檻;近日他到台中海邊看「達德能源」(wpd)的陸域風機,現階段全球共有2750支陸域風機,台灣有207支,台中大安到台南海岸線都布滿了風機,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環評方案通過後,台灣陸域風機設立愈來愈困難。

文末,謝金河表示,近年很多人對離岸風力,太陽能發電的發展不太以為然,然而如今都已蛻變為大產業,如世紀鋼,新光鋼都很有代表性,台灣能源產業如果能在地化,又能形成大產業,這和進口煤炭,天然氣「發電即結束」,並不一樣。「現在核電技術都不在台灣,有沒有機會在台灣產業化?我也跟童先生說,請他一起研究一下!」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專訪》「日月潭蓄電只夠幾十分鐘!」童子賢剝開供電殘酷真相:風電全開發也僅占23%

‧ 專訪》「AI是新護國神山!」童子賢憶回首反核初心今扮烏鴉:非核家園會削弱台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瑋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