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衝擊下,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的發跡地、荷蘭矽谷恩荷芬(Eindhoven)成為焦點。荷蘭超過4成專利來自恩荷芬,這個被譽為地表最聰明的科技大城,因艾司摩爾爆發性成長,在人才、教育、住宅、交通等基礎建設面臨空前挑戰。百年來,恩荷芬從貧窮農村、燈泡小鎮轉型為高科技大城,如今在艾司摩爾加持下,如何再展翅高飛?
《風傳媒》採訪小組來到恩荷芬的新創基地Strijp-S,這兒原本是飛利浦廢棄工廠,高聳的工廠大樓頂端有一個飛利浦超大時鐘,數十年來準確地提供園區員工最佳指引,為新創基地最顯眼的地標。
在這個超大時鐘下的廢棄工廠裡,4月下旬有一場企業與大學生的就業博覽會。清早8時許,艾司摩爾與供應鏈逾200家廠商忙著布置攤位,學生們陸續進場,現場瀰漫著咖啡香,熱鬧滾滾。
艾司摩爾擴廠 荷蘭方提斯大學向台灣招手
艾司摩爾4月下旬曾對外表示,由於未來10年業務規模將倍增,預計將在恩荷芬新增2萬個工作機會,若加計供應鏈與周邊廠商,當地媒體預估可能另增加4.5萬個工作機會。
就業博覽會主辦單位方提斯(Fontys)應用科學大學教授胡廷(Ella Hueting)接受訪談時表示,「艾司摩爾要在荷蘭擴展業務,預計在恩荷芬增聘2萬人,這是好消息,但也帶來空前挑戰。」
方提斯應用科學大學原來屬於飛利浦的一個部門,1946年獨立出來,迄今有學生逾4.6萬人,其中有20%外籍學生,來自68個國家。胡廷指出,「目前許多企業已面臨人才短缺問題,從教育角度來看,我們必須鼓勵更多女孩投入科學領域 ,同時增加國際學生,歡迎台灣的學生,希望有機會與台灣的大學交流。」
隨著飛利浦盛衰 恩荷芬不斷推動轉型
早在19世紀,恩荷芬是個貧窮農村,飛利浦於1891年在此設立燈泡工廠。走進飛利浦博物館的時光長廊,可以看見百年前燈泡工廠復刻版,展現創辦人飛利浦(Gerard Philips)從機械工程師變成創業家、開啟百年大業的歷程。
1990年代初期,在全球化浪潮下,飛利浦受到來自亞洲低價品衝擊,財務一度面臨危機,當時進行大瘦身,造成恩荷芬嚴重的失業潮。當時政府、恩荷芬理工大學與企業組織共同協商解決方案,推動轉型,促使恩荷芬從燈泡小鎮轉型為高科技創新中心。
百年來,恩荷芬隨著飛利浦的盛衰,歷經多次轉型,如今恩荷芬結合周邊21個市鎮成為智慧港,總人口逾80萬人,發展出6000家高科技產業的生態系,成為歐洲最創新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