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18日表示,中國必須停止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的支持。布林肯當日與來訪華盛頓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面,並出席聯合記者會,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的戰爭,並表示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抵抗侵略。布林肯指出,中國正在為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基礎提供關鍵支持。「我們對中國的深切擔憂,不是提供武器,而是提供俄羅斯維持國防工業基礎和自行生產所需的東西,包括更多的坦克、更多的彈藥和更多的導彈,」他說,「這使得俄羅斯能夠維持國防工業基礎,維持戰爭機器,維持戰爭,所以這種情況必須停止。」
西方很明白,正是由於中國的支撐,俄羅斯的軍工能力才得到了提升。譬如說俄羅斯衛星能力的提升,就是靠著過去兩年由中國提供的微電子產品。同時,中國與俄方「分享了很多技術,這些技術對俄羅斯制造導彈和用於對付烏克蘭的武器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斯托爾滕貝格明確地說,「中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他們不能繼續與歐洲國家保持正常的貿易關系,同時又助長我們在歐洲看到的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戰爭。所以在一定階段,中國必須承擔後果。」
在最近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各國也均向中國小型銀行發出「嚴厲警告」。
是不知道還是故意所為?
中方常見的回應是「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從不拱火澆油,借機漁利,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 並向俄羅斯保證,「中俄關系的發展也不會為第三方所干擾」。但是,問題在於,作為決策者的習近平到底對西方尤其是歐洲對中國支持俄羅斯的不滿,了解多少呢?
值得注意的是,波蘭總統杜達訪華時向習近平詳盡地描繪了俄羅斯通過烏克蘭戰爭給歐洲造成的災難,並旁敲側擊告知習近平不要對俄羅斯予以幫助和支持,而習近平則一味地堅持說,「這是西方抹黑中國,我們跟俄羅斯進行的是正常貿易」。
但習近平實際上心裡也應該明白,和平時期的貿易跟戰爭時期的貿易有著本質的區別。軍民兩用的技術與產品在戰爭時期就是戰爭物資。
俄羅斯媒體「察爾格萊德電視台」 不久前援引幾位國防官員的話報導稱,俄羅斯前國防部副部長塔季揚娜-舍夫佐娃(Tatyana Shevtsova)剛於 6 月中旬正式離職,沒幾天就叛逃至法國。這一事件意味著,舍夫佐娃將會幫助西方更清楚地了解中國如何對俄羅斯的國防工業作出具體貢獻的。而這些信息對習近平用「正常貿易」來敷衍西方並不利。
平衡術是否能奏效?
自去年開始,由於中國經濟的惡化,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政府改變了以往的做法,即暫時收起了「東升西降「的理論,努力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做一種平衡。這是因為俄羅斯和西方都能給中國帶來好處,而西方則更重要。丟棄任何一方都對北京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