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公司的合作總是伴隨著一定的猜疑,特別是當涉及到關鍵基礎設施的硬體或軟體時,人們無法明確知道這些公司的獨立性,或是與國家的關係有多密切。
最近,可再生能源開發商Luxcara宣布首次與中國企業明陽智能合作,委託其在德國海岸建設一個海上風電場,這一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能源供應也被視為關鍵基礎設施,目前風力發電在德國的電力結構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德國聯邦統計局7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德國生產的電力中有38.5%來自風力發電。沒有其他可再生能源像風能一樣出現強勁增長。
為何選擇明陽?
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明陽集團在北海博爾庫姆島附近建造風電場時,Luxcara 高級顧問豪維茨(Lars Haugwitz)告訴德國之聲:「我們選擇了功率最大的渦輪機。這是在對我們收到的所有報價進行全面評估後做出的決定。明陽是唯一一家提供容量為18.5兆瓦渦輪機的公司,並且能在2028年的交貨期限內完成。」
目前,歐洲的海上風力發電領域,主要由丹麥的維斯塔斯(Vestas)和隸屬於西門子的德西合資公司歌美颯(Gamesa)主導。然而,據德國《商報》報導,其他德國風電運營商也在與中國公司進行洽談,其中包括來自埃森的能源巨頭萊茵集團(RWE),原因是對風力渦輪機的需求很大,而歐洲的供應有限。
中國公司往往在競爭中能夠勝出有多個原因。Pure ISM是一家從事可再生能源領域訊息安全的公司。該公司負責人滕德(Michael Tenten)表示,其中一個主因是「設備的交貨速度更快」。不過他認為,「選擇中國供應商更多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
中國對綠色技術製造商給予了大量補貼。據《商報》上周二(7月2日)報導,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的一項研究顯示,2022年,超過99%的上市公司獲得了直接的國家補貼。此外還有其他扶持政策,比如獲得關鍵原材料更便利、在合資企業中的強制性技術轉讓以及在公共採購程序中提供支持。
根據IfW的說法,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拿到的補貼尤其高。《商報》援引IfW研究主管杜澤(Dirk Dohse)表示,這個例子顯示了「綠色技術補貼的真實規模和範圍」。比亞迪還受益於對電池製造商的補貼,從而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零組件。在風力發電領域,中國的供應商如金風智能風機裝備或者明陽集團,都有政府的補貼。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除了補貼問題,圍繞著中國供應商的還有對數據安全的憂慮。 IT專家滕德說毋庸置疑的是,「製造商一般都有自己的控制中心來監控他們建造的風電場。如果這些控制中心不在德國,營運就總有可能受到國外施加的影響。」
對Luxcara來說,這算不障礙,Luxcara 高級顧問豪維茨告訴德國之聲:「風機的監測、控制和維修都將完全在德國本土進行……不會與製造商有直接的數據連接。」
但對於滕德來說,這種危險是真實存在的,雖然不是迫在眉睫,他表示:「我目前還不知道有任何中國製造商計劃或打算在我們這裡建立這樣的控制中心。」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Dirk Kauf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