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昨(15)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表示為因應AI產業發展浪潮,未來10年將新增燃氣機組裝置容量逾3000萬瓩。對此,作家楊照直言,這是千瘡百孔的能源政策,台灣人均排碳量已緊追阿拉伯產油國家,竟然還將增加天然氣占比,至於民進黨企圖發展的太陽能,則牽涉國土規劃與龐大利益,高成本也會反映於電價,將導致產業出走。
針對2023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楊照在廣播節目《世界一把抓》表示,政府預估AI相關產業的電力需求將會在10年內成長7倍,但這還只是保守估算,據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估計,未來5年會需要4座台積電晶圓廠專門為OpenAI製造晶片,OpenAI製造出來的機具耗電量將占全世界10%,阿特曼也知道這不可能,因此再去找鴻海等其他廠商設計省電的AI;可見AI產業進入起飛階段,電力供應會越來越吃緊。
楊照指出,政府因應AI高耗能的方法是將天然氣作為橋接能源,意即台灣在綠能發展成熟前,需高度仰賴高碳排的天然氣,而目前台灣總電力已有83%為燃煤與燃氣,使我國人均排碳量在全世界排行第11名,且2030年新增的燃氣機組裝置容量,又將超過3000萬瓩。
楊照續指,人均排碳量比台灣高的大多為阿拉伯產油國家,它們因天然條件優勢,以天然氣發電非常方便,無需發展其他電力,但台灣不產天然氣也不產石油,怎麼會與它們並列?此外,天然氣售價受國際市場影響,來源也很不穩定,「不覺得這個能源政策有問題嗎?」
除了天然氣,報告中也提及太陽能發展,而楊照對此質疑,若太陽能要發展到補足3000萬瓩的天然氣,需要超過整整2個台北市的空間來鋪設太陽能板,這牽涉到複雜的國土規劃,以及許多利益問題,經濟部的報告中卻隻字不提。
楊照也說,因台電釋出極大利益,光電已在台南掀起風波,可見太陽能發電耗費成本不容小覷,都將反映在未來的電價上,不僅人民有感,工業用電也會節節上漲,屆時恐導致產業出走,削弱AI產業的競爭力。
楊照直言,「這根本是千瘡百孔的能源政策,為什麼硬是把核電排除在外?」台灣在1986年時,化石燃料只有35%,核能則為50%,是低碳能源占比最高的時期,也支撐台灣經歷產業轉型期,如今卻嚴重退步,就是因能源政策將核電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