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跌落危險邊緣的4.7%,三中難救中國經濟

2024-07-23 07:20

? 人氣

Q2的中國經濟成長為4.7%,要靠出口救經濟是有困難。(資料照片,AP)

Q2的中國經濟成長為4.7%,要靠出口救經濟是有困難。(資料照片,AP)

上周中國召開三中全會討論振興經濟議題,同時也正逢公布經濟數據的時機,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4.7%,不僅低於預期、且已跌落到接近危機邊緣,三中全會難救經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第2季經濟成長率4.7%,低於原先外界預測的5.1%不少;而第1季成長率為5.3%,因此上半年經濟率為5.0%。依照官方原先設定全年5.0%左右的成長率看,這個成長目標能否達成已有疑問。雖然官媒稱以中國居全球第2大的經濟量體論,這個成長率已經是「難得可貴」了,但不少專家認為中國經濟仍有下行風險,換句話說,5%的經濟成長目標是否能達到是大有疑問了。

與此同時,深受外界矚目的三中全會審議經濟政策問題,對中國經濟開出藥方、強調要深化改革開放,但在外界眼中,卻是疑慮重重,這些措施恐難有快速提振中國經濟之效,甚至可能有「反效果」。

從最總體面看,三中全會雖然號稱要以經濟政策為主,但實際上在中美競爭角力已進入第7年、且展望未來10年都難落幕情況下,安全議題隱然已超越經濟。國內學者張五岳就分析,在5000多字的公報中,「經濟」只出現22次、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少的一次,反而是「安全」出現16次、是最多的一次。外媒因此分析與評論說,中國力圖在經濟成長與國家安全中求得平衡。

只是這種平衡並不容易拿捏,而且最終往往是安全為先、並因此犧牲經濟。例如,中國把「反間諜法」升級、加強對外國(主要是歐美)間諜的偵防,是為了國家安全;但此舉毫無疑問、甚至必然讓外資企業、來華經商(甚至旅行)的外國人心存疑慮,特別是在中國這種被視為法治不夠健全又不夠透明的國家,又已出現過幾起外資企業被搜查與員工被拘留事件後,難怪有外媒會報導指反間諜法「嚇跑外資」。

再深看經濟政策議題,公報在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營的表述中,首先提到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即「公有製經濟」,強調「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之後才提到民營企業(即「非公有製經濟」)。

雖然中國的公營企業體系一直占有極大比重、官方亦重視,但這幾年各種政策的緊縮、對科技大廠的監管,外界以「國進民退」形容這種現象,在評價上,國進民退對經濟體整體的生產效率等是較差,亦不利經濟與投資。外界更期望看到、聽到的應該是政策調整為「民進國退」,顯然三中全會的經濟政策在這點上並無變化。

而第2季成長率跌到4.7%、全年保5風險升高後,已經讓經濟成長率跌到一個危險的邊緣。中國從2022年起「高校」(即大專院校)畢業生破千萬人、達1076萬人,2023年畢業生再增為1158萬人,預計今年將超過1170萬人,因此官方將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訂在1200萬人以上;惟要能新增1200萬就業,經濟成長率要達5%以上,因此現在成長率已經在危險邊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