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近年水漲船高,政府祭出多項打房政策卻未能有效抑制房價,甚至助長房市炒作,對此,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指出,央行提高利率並非降低房價的最好辦法,從總統府到經濟部都該應展現出打房決心,提高非自住屋的持有成本稅,才能打消投資客的預期心理。
對於央行提高利率有助於降低房價?張金鶚在網路節目《斐姨所思》直言「不同意」,他表示,利率是全面性的提高房屋持有成本,但台灣房價高就是因為投資客炒作,而貸款限制則是選擇性的。雖然央行負有絕對責任,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從總統府到經濟部都應該表明堅硬的態度,直接面對高房價問題。
針對許多囤房投資客將房屋金融商品化,張金鶚認為,若要將房屋「去商品化」,政府應提高非自住房屋的持有成本稅,包括房屋稅與地價稅,讓投資客認為持有非自住房屋的成本划不來,或是買賣方面划不來,這兩種辦法政府都可以同時並行。
張金鶚也提出,在金融貸款方面讓投資客認為划不來也是一種方法。他舉例,自住房屋的貸款成數較高、利率較好,而非自住的房屋,可依擁有二屋、三屋、四屋及各地熱區進行區分,若是持有房屋越多或越在熱區者,貸款成數應相對減少,甚至無法貸款,利率門檻也應拉高,選擇信用貸款讓非自主者打消預期心理,「重點是政府要展現出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