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獎1日由通稱醫學獎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開序幕,而目前216人抱回的醫學獎,只有39人是獨自獲獎,其他均是共同得獎,不過諾貝爾獎規定每年各獎項的得主最多3人,且長期出現「任人唯親」風氣,這樣有違當代研究程序的遴選方式,引發質疑與批評,認為諾貝爾獎過於強調個人成就,導致犧牲團隊合作,因此希望能改變頒獎體系。
「遺珠之憾」 元素週期表發現者不曾獲獎
早期諾貝爾得獎者像是居里夫婦(Marie and Pierre Curie)、狄拉克(Paul Dirac)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都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方面有突破性研究,然而有機會得獎卻成為滄海遺珠的人也不在少數,元素週期表的創造者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和發現核分裂的邁特納(Lise Meitner)就是其中2位。
#OTD in 1869 Russian chemist Dmitri Mendeleev (1834-1907) first presented his periodic table, an arrangement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order of increasing atomic number. Today the number of elements are 118. 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NobelPrize in 1906. pic.twitter.com/q8OhAAck4I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March 6, 2018
正如皇家學會會長拉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所說,諾貝爾獎是受「任人唯親」 (cronyism)困擾的全球獎勵制度:門得列夫與獎項擦肩而過2次,第2次他甚至已進入幾乎篤定獲獎的最後審查階段,結果仍然落選,據說是被他得罪的阿瑞尼士(Svante Arrhenius)私下運作的結果。
BREAKING NEWS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 2018
The 2018 #Nobel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s been awarded jointly to James P. Allison and Tasuku Honjo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 pic.twitter.com/gk69W1ZLNI
努力被抹煞 「至多3人」得獎規定不公平
諾貝爾獎每年各類獎項的得者人數也有限制,最多3名的規定被許多人批評不公平。2013年物理學獎得主為希格斯(Peter Higgs)和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他們因證實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而獲獎,然而實際上共有6位科學家參與這項研究,這些人做出相同重要的貢獻,卻被諾貝爾獎拒於門外。
而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則由美國物理學家韋斯(Rainer Weiss)、索恩(Kip Thorne)、和巴瑞許(Barry Barish)以重力波探測獲得,他們3人帶領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計畫記錄了重力波,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約台幣3100萬元)獎金,然而其他參與計畫的1000多名科學家都被忽略,只能成為作者名單裡的1員。
On 29 September 1954, @CERN was founded. 58 years later, two experiments conducted at the CERN laboratory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Higgs particle. Peter Higgs and François Englert shared the 2013 Nobel Prize in Physics. Photo: Higgs visits the CMS experiment. pic.twitter.com/rhHGkaeMg8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September 29, 2018
Wishing many happy returns to Rainer Weiss on his birthday. Weiss was awarded the #NobelPrize in Physics last year. Next week we'll discover who this year's laureates will be. pic.twitter.com/lzZYb0Q6YL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September 29, 2018
研究是由「孤獨的天才」所完成?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物理學教授基廷(Brian Keating)指出,每年各獎項得主最多3名的規定並不合理,「除了導致科學不公正,至多3人的規定也會加強外行人認為科學研究是由1、2個孤獨的天才,通常是白人男性,在沒有龐大支持的情況下完成的印象」。他補充,目前只有2名女性曾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若今年有女性獲獎,就會是近50年來的第1個獲頒物理學獎的女性。
哈佛科學歷史學家奧利斯克斯(Naomi Oreskes)則稱,「孤獨天才」的迷思是不對的,「它反映一種錯誤的科學觀,將超自然的力量和智慧歸功於個體科學家,然而現代科學具群體性。」基廷同意奧利斯克斯的說法,表示即使是最棒的科學家,其專業知識也是狹隘有限。
得主超過3人有先例解決 科學獎項領域狹隘惹議
批評人士指出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孤獨天才」問題,那就是同時頒獎給個人及整個組織,而且此舉已有先例;2007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全體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規模龐大的紅十字會(The Red Cross)也多次抱回該獎殊榮。
除了「任人為親」跟「孤獨天才迷思」,諾貝爾獎也因授獎類型狹隘而惹議,英國皇家天文學家瑞斯(Martin Rees)認為,諾貝爾獎對於哪些科學很重要的看法存在巨大差異,「只有3種科學科目納入諾貝爾獎領域:化學、物理、生理學;而數學、演算學、機器人、人工智能、環境科學都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