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幸的美國人,終於回家了!」冷戰後美俄最大規模換囚:24名囚犯在土耳其交換返國

2024-08-02 19:18

? 人氣

左上角開始順時針排序為:《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美軍退役陸戰隊員惠蘭、「開放俄羅斯」運動的皮沃瓦洛夫、俄羅斯反對派穆爾扎、自由歐洲電台編輯庫爾瑪舍娃(Alsu Kurmasheva)、曾擔任納瓦尼助手的錢尼舍娃。(美聯社)
左上角開始順時針排序為:《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美軍退役陸戰隊員惠蘭、「開放俄羅斯」運動的皮沃瓦洛夫、俄羅斯反對派卡拉-穆爾扎、自由歐洲電台編輯庫爾瑪舍娃(Alsu Kurmasheva)、曾擔任納瓦尼助手的錢尼舍娃。(美聯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此次換囚談判歷時18個月,關鍵在於莫斯科要求返還在德國服刑的俄國殺手克拉西科夫,他被指控曾在柏林市中心被毒殺流亡海外的前車臣叛軍指揮官甘戈什維利(Zelimkhan Khangoshvili),最後美國方面成功協調德國放人,完成了共計24名來自7個不同國家的囚犯在土耳其安卡拉交換:其中10人(包括2名未成年人)被遣返至俄羅斯、13名囚犯被送至德國、3人送抵美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4年8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為獲釋的俄羅斯囚犯在莫斯科機場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美聯社)
2024年8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為獲釋囚犯在莫斯科機場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美聯社)

在俄羅斯,普京在莫斯科機場親自用花束迎接獲釋的俄羅斯公民,在紅毯上對其熱情擁抱,強調他們將獲得國家獎勵。北約和歐洲聯盟都歡迎這次釋放並稱這是由土耳其斡旋達成的。德國公民李科·克里格爾(Rico Krieger)此前在白羅斯被判處死刑,但本周白俄羅斯領導人盧卡申科對他進行了赦免,他也獲得釋放。本來俄羅斯最著名的異議者納瓦爾尼(Aleksei Navalny)也是談判目標,可惜他今年2月在北極監獄突然死亡,未能一併重獲自由。

2024年8月1日,《華爾街日報》編輯部正在監看換囚的情況。(美聯社)
2024年8月1日,《華爾街日報》編輯部正在監看換囚的情況。(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塔克(Emma Tucke)表示,格什科維奇從飛機走下來獲得自由的那一刻,給這位記者和他的家人帶來巨大的喜悅,Tucker表示,《華爾街日報》已經制定了一項確保他返回美國後獲得妥善支持的計劃。《華爾街日報》高層則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以最強烈的言辭譴責普京領導的俄羅斯政權,該政權依據虛假指控和虛假審判,策劃了對埃文長達491天的錯誤監禁,這是對新聞自由和真相的一場全面攻擊的一部分。不幸的是,許多記者現在仍然在俄羅斯和世界各地遭到不公正的監禁。」

2024年8月1日,《華爾街日報》編輯部收到該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獲釋的消息後,總編輯艾瑪・塔克(Emma Tucker)也難掩興奮。(美聯社)
2024年8月1日,《華爾街日報》編輯部收到該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獲釋的消息後,總編輯艾瑪・塔克(Emma Tucker)也難掩興奮。(美聯社)

格什科維奇的家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等待獲釋的這491天之後,「很難描述今天的感受」。「我們等不及要給他最熱烈的擁抱,近距離的看到他美好而勇敢的笑容」、「現在最重要的是照顧好埃文,家人重新團聚。任何一個家庭都不應該經歷這些,因此我們今天與保羅和Alsu的家人一起分享寬慰和喜悅。」他的家人也感謝了拜登和其他美國官員、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以及每一位幫助埃文獲釋的美國和外國政府官員。「這對埃文和我們都很重要。我們特別感謝埃文在道瓊斯和《華爾街日報》的同事。他們從一開始就照顧埃文和我們全家,我們永遠心存感激。」

2024年8月1日,《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回到美國與父母家人相聚。(美聯社)
2024年8月1日,《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回到美國與父母家人相聚。(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指出,拜登政府已跟敵對國家進行一系列大規模的換囚交易:包括去年從委內瑞拉解救出10名美國人和找回一名逃犯;與伊朗達成一項重大交易,解凍伊朗被凍結的數十億美元收入。批評者質疑這類交易是否會鼓勵外國逮捕更多的美國人,不過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拜登總統「願意做出艱難的決定,確保讓無辜的人回家,他們將盡最大努力做到這一點,即使要付出代價」。

2024年3月29日,紐約時代廣場懸掛著一塊呼籲釋放《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的巨幅廣告。(美聯社)
2024年3月29日,紐約時代廣場懸掛著一塊呼籲釋放《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的巨幅廣告。(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次換囚象徵「人質外交」新時代的到來,專制政府扣押外國人質,並以此作為與對手博弈的籌碼。像是普京下令將外國人從餐館和酒店中強行帶走,並以虛假罪名判處長期監禁,但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卻不能這樣做,這也是「人質外交」的不平等之處。美國國務院把包括俄羅斯和北韓在內的多個國家,列為構成嚴重拘留風險的「綁架者國家」,不鼓勵美國人前往這些國家。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BBC指出,過去最近一次高調換囚發生在2022年12月。當時美國籃球明星格萊納(Brittney Griner)在阿布達比機場被交換回美國,莫斯科則換回在美國監獄服刑的俄羅斯軍火商維克多·布特(Viktor Bout)。上一次類似的換囚則發生在2010年的維也納,當時有10名在美國被捕的俄羅斯間諜、以及4名涉嫌在俄羅斯擔任雙重間諜交換,其中一人是斯克里帕爾(Sergei Skripal),不過斯克里帕爾2018年又在英國遭到毒殺,幸好最後保住一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