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10日報導,奧運宣揚國際團結與和平,但實際上難以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政治和國家間的矛盾無法在賽事中避免。尤其奧運以國家為參賽單位,賽場競爭容易激發愛國情緒,甚至演變成極端的民族主義表現。
政治介入體育也影響到運動員的認同表達與參賽體驗。《紐時》(NYT)舉台灣為例,指出為了安撫中國,台灣被迫以「中華台北」這一「尷尬的名稱」參賽。「台灣」奧運選手在官方紀錄上是不存在的,當台灣運動員在巴黎賽場失利時,他們甚至無法藉國家的名字或國旗得到任何安慰。
政治壓力迫使台灣運動員不得不以迂迴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國家身份和立場,這在與中國選手競爭時更加為難。
當台灣女子桌球團體在8強賽中敗給中國隊,台灣選手陳思羽在奧運舞台上宣稱是為個人而戰,而未提及國家。她表示:「我只是為自己而戰,透過自己的努力。」簡彤娟則迴避了政治話題,不對台灣在奧運的地位發表評論。她說:「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可以走了嗎?」
奧林匹克精神與現實政治的碰撞
奧運會是當今最具國際性的舞台,與聯合國排除某些地區和未廣泛獲得國家地位承認的地方不同,奧運讓全球各地運動員齊聚一堂,有波多黎各、巴勒斯坦和中華台北,甚至還有37名難民運動員組成的難民代表隊出現在巴黎奧運賽場上。
然而,為了容納如北韓與南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中國與台灣等多元的代表團,奧運要求運動員在比賽期間避免發表政治立場。奧運將每一個瞬間,如撐竿跳的優美一躍或自行車賽道上的輪圈轉動,賦予象徵國際團結的意義,並浪漫化奧運停戰的概念,期望參賽國家在這場世界上最偉大的體育比賽期間放下武器,展現和平與友誼。
然而,政治干擾仍然存在。在台灣隊的羽球男雙半決賽中,保全人員沒收了一條寫有「台灣」字樣的毛巾,而一名台灣粉絲持有的台灣島形狀海報也被另一名觀眾搶走。台灣外交部譴責這些「暴力行為」與奧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馳。
奧林匹克精神理應如同漂浮在一個泡泡中,不受現實政治紛爭和矛盾的污染。國際奧會(IOC)主席·巴赫(Thomas Bach)去年表示:「我們必須保持政治中立,但不能忽視政治。我們不應錯誤地將自己視為政治爭端的裁判,因為我們將會被這些政治勢力所碾壓。」
巴赫這番話是在為,國際奧會允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個別運動員參加巴黎奧運的決定辯護。入侵主權國家、攻擊平民並不足以讓一個國家隊被排除在奧運會之外,從阿富汗、緬甸和敘利亞等國家的代表團仍出現在巴黎奧運上便可見一斑。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國家隊被禁止以國家名義參賽,是因為莫斯科當局不僅入侵烏克蘭,還將烏克蘭被占領區納入其奧運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