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勉生觀點:烏克蘭反攻的意義

2024-08-20 07:10

? 人氣

2024年8月17日,烏克蘭的裝甲部隊從俄羅斯返回烏克蘭蘇梅州。(美聯社)

2024年8月17日,烏克蘭的裝甲部隊從俄羅斯返回烏克蘭蘇梅州。(美聯社)

烏克蘭於本年8月6日,派兵攻入俄羅斯西南部庫斯克州。這是俄烏開戰兩年多以來,烏克蘭軍隊首次進兵俄羅斯領土。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18日晚間首度表明,烏軍跨境反攻俄羅斯庫斯克州的目的是製造緩衝區,預防俄軍展開多線攻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台灣學者認為,此事意味著哲連斯基有意將戰爭引入俄羅斯境內,迫使俄方付出慘痛代價。無疑是俄烏戰爭升級並擴散的先兆。但未來發展是否如此恐不無疑問。

西方評論者認為烏克蘭此舉,目的在鼓舞烏軍士氣,增加談判籌碼。同時迫使俄羅斯自烏東地區調動部隊回防,減輕烏克蘭在烏東地區的壓力。另一方面向西方展示,烏克蘭還沒有到無力還手的地步,只要西方繼續提供武器,烏克蘭就有機會贏得戰爭。

然而俄烏戰爭已經持續超過兩年,烏克蘭為何在過去這段期間沒有採取此項戰術,偏偏在此時才對俄羅斯發動攻擊?是沒有想到此項戰術?還是力有未逮?恐怕答案都是否定的。

從烏克蘭的角度來看,烏克蘭過去在美國的強力支援下,勉強應付戰局。但是川普競選來勢洶洶,而且多次表示,如果獲選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雖然川普沒有明言將如何終止戰爭,但很可能是強迫烏克蘭接受停戰條件。

另一方面,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在8月5日發給國防部的信中表示,未來援助烏克蘭的資金將不再來自德國聯邦政府的預算,而是來自遭到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的收益。波蘭內政部長西莫尼亞克(Tomasz Siemoniak)16日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烏克蘭對俄羅斯西部疆域發動跨境反攻,不會改變西方「反對衝突升高的態度」。由此可見,歐洲國家對於援助烏克蘭的熱情正在逐步降低。

2024年8月16日,烏克蘭軍隊炸斷俄羅斯塞姆河一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橋樑。(美聯社)
2024年8月16日,烏克蘭軍隊炸斷俄羅斯塞姆河一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橋樑。(美聯社)

烏克蘭眼見美國及歐洲的援助力道有減低的趨勢,特派外長庫列夫於7月23至26日親往中國大陸尋求協助。然而中共顯然沒有給予烏克蘭滿意的答覆。烏軍入侵俄羅斯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呼籲各方遵守局勢降溫『三原則』,即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中方的曖昧態度,促使烏克蘭決定鋌而走險,孤注一擲,做最終的奮力一搏。

自俄烏開戰以來,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一直禁止烏克蘭使用援烏武器進攻俄羅斯本土。直到本年5月,俄軍發動對哈爾科夫的攻勢之後,西方才有限度地解除禁令。但仍然不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武器。烏軍此次入侵俄羅斯,是否獲得了美國及西方國家的默許?美國為何在此時改變態度,都值得探究。

眾人皆知,俄烏戰爭其實是美國在幕後主導,烏克蘭的一舉一動,也都是遵照美國的旨意而行。烏克蘭固然有反攻俄羅斯的意圖,但若沒有美國的默許,斷不敢貿然行動。美國與德國聲稱事先不知情,應該只是外交辭令。

從美國的角度看,拜登在任內於2021年8月30日,自阿富汗完全撤軍。但是撤軍過程極為倉促,使美國灰頭土臉,國際聲望大跌,甚至令傳統盟國對美國的決心與能力產生懷疑。如今拜登已經放棄連任,很可能希望在任內終止俄烏戰爭,獲得世人的讚賞,留下完美的政績,一掃阿富汗撤軍的敗筆。因此同意烏克蘭進軍俄國,對俄羅斯施加最大的壓力,迫使普丁認真地與烏克蘭進行和談。

習近平早就說過:解鈴還須繫鈴人。暗指美國的態度才是決定俄烏戰爭走向的關鍵因素。從目前的走勢看來,很可能是拜登想要在其任內結束俄烏戰爭。但事實是否如此,還有待觀察。

*作者為退休大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