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堯觀點: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嚴重影響戰力的盲點

2024-07-04 07:10

? 人氣

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有必須改進的盲點。圖為成功嶺新兵訓練。(顏麟宇攝)

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有必須改進的盲點。圖為成功嶺新兵訓練。(顏麟宇攝)

 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是目前各界咸認台灣抗衡中共侵略的最佳選項,且俄烏戰爭爆發迄今,烏克蘭面對海、空都擁有強大優勢的俄羅斯,也展現出「不對稱作戰」能力的重要性。不過,台灣身為海島型態的國家,與內陸國的烏克蘭在防衛策略上有明顯之差異,台灣可以吸收烏克蘭部份的作戰經驗,但未必能完全套用或如法炮製。基此,筆者認為台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的過程中,仍存有若干盲點急需改進以免影響戰力,分述如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作戰理念與建軍實務的扞格

談到「不對稱作戰」之前,應先了解「對稱」的解釋:『指以一條無形的線作軸,若在其上下或左右排列的形象完全相同,就稱為「對稱」。』據此來檢視兩岸的軍備--共軍殲20戰機VS國軍F16V戰機(不對稱應是陸基反隱形戰機防空飛彈);共軍055A飛彈驅逐艦VS國軍紀德級飛彈驅逐艦(不對稱應是高超音速反艦飛彈或反艦彈道飛彈);共軍99A坦克VS國軍M1A2T戰車(不對稱應是遠程反裝甲飛彈,而共軍紅箭50射程可達50公里,國軍標槍飛彈射程僅4.7公里);共軍射程500公里PHL191火箭砲VS國軍射程300公里海馬士火箭砲(不對稱應是類似「鐵穹」反火箭防禦系統)。由上述實例可知,台灣的主戰裝備大多仍是依循「對稱」模式來建購,並非完全落實「不對稱作戰」的理念,其間顯有扞格之處。

二、地理空間造成「不對稱作戰」的侷限

俄烏開戰初始,俄軍挾著優勢的先制打擊戰力,迅速地瓦解烏軍空、海抵抗能力,好在烏國土地遼闊有縱深,有利採取逐次抵抗方式扭轉頹勢,遂形成目前兩軍的拉鋸僵局,這個情況印證了「作戰時若不能迅速征服空間,則將被空間所消耗」的戰爭原理。反觀台灣土地面積只有烏克蘭的十六分之一,並且島內縱深短淺,沒有遂行持久作戰的條件。換言之,台灣一旦承受共軍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及遠程火箭砲的全面打擊能支撐多久?恐怕台灣亦可能無法確定。因此,如何克服地理空間造成「不對稱作戰」的侷限,不容等閒視之。

三、戰場經營的軍事預算投資不足

美國印太戰略構想就是希望台灣先於濱海灘岸拒阻登陸的共軍,繼而在後續的城鎮戰中耗敵及殲敵,當共軍大量兵力被折損之後,俾能為美軍馳援台灣創造有利條件。然而海島防衛作戰成功之要件,在於事前充分的準備,尤其戰場經營的良窳攸關戰力能否有效發揮。台灣本島四週沿海灘岸均有鋼筋混凝土的永久性工事碉堡,但因年久失修且受海水侵蝕,大多失去抵抗的作用,亟需浥注足夠的軍事預算進行全面整修,俾能支持「濱海決勝」與「灘岸殲敵」之作戰指導。職是之故,國軍在規劃「不對稱作戰」軍事投資方面,應避免將有限資源虛擲於昂貴的傳統武器上,譬如台灣花費台幣587億購買108輛M1A2T戰車,這種戰車體積龐大,無法在台灣許多道路行駛,更難以躲避共軍無人機的偵查攻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