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石器時代,拔這幾顆牙最時尚!考古最新發現:早在4800年前,台灣曾流行「禮儀拔牙」

2024-08-20 21:10

? 人氣

學者張越研究發現,遠古台灣有所謂的「禮儀拔牙」,也就是拔掉健康上排前牙的習俗。(圖取自網頁phys.org)

學者張越研究發現,遠古台灣有所謂的「禮儀拔牙」,也就是拔掉健康上排前牙的習俗。(圖取自網頁phys.org)

根據考古研究,在距今約48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台灣,對於牙齒有一套獨特的審美觀,在那個從狩獵轉型到定居農耕的年代,拔掉健康的門牙和犬齒,似乎才是身分地位的表徵。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科學新聞網站Phys.org報導,澳洲國立大學考古學暨自然歷史系學者張越(Yue Zhang,音譯)與同僚最近在「亞洲考古研究」(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期刊發表研究,讓人一窺台灣從新石器時代到現代拔牙習俗的演變。

張越這篇研究寫道,遠古台灣有所謂的「禮儀拔牙」(ritual tooth ablation),也就是拔掉健康上排前牙(通常是門牙和/或犬齒)的習俗。這種傳統與之後遍布亞太地區的南島語社群有關。

研究顯示,「禮儀拔牙」習俗最早是在距今4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台灣奉行,當時正好是台灣從狩獵採集轉型到更定居的社會之際。

當時最常見的「禮儀拔牙」方式,一是拔掉上排兩顆側門牙以及兩顆犬齒,二是拔掉上排兩顆側門牙,骨骸研究發現,此時男女拔牙的比例差不多。

但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男性不再頻繁拔牙,而到了距今1900年的鐵器時代,更變成幾乎只有女性在拔牙了。

張越認為這種轉變可能有一種解釋:「男性減少拔牙,或許反映出更廣泛的文化和社會變化。隨著新石器時代的物質和文化在這一階段更充分被適應、演進為更本土的表達方式,拔牙這種習俗,可能就會有不同的重新解讀。」

研究指出,在現代美齒概念出現之前,早年人們會為了表現美感、彰顯團體身分、宣告成年等文化意義,改變牙齒的形狀或顏色。

討論拔牙最早的文獻部分來自三國時期(西元220年),其他文獻則來自17世紀的荷蘭期刊,但最全面的紀錄是在日本統治時期(1895-1945年)收集。

日本在1901至1909年間進行了原住民調查,1910年代的武裝鎮壓讓包括拔牙在內的許多傳統消失,但一些社群直到20世紀中葉仍有拔牙習俗。

責任編輯/蔡娪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