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戰機飛過頭頂上方,傳來轟天巨響,35歲的肯亞籍移工傑洛普(Eulita Jerop)害怕地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說:「我想回家。這太可怕了。」但她的僱傭合約卻讓她無法離開黎巴嫩。
“I want to go home.”
— BBC News Africa (@BBCAfrica) August 21, 2024
Panicked workers from Kenya prevented from leaving Lebanon despite fears of an all-out war in the country.
Here's why https://t.co/s9E4o9kIfA
自以哈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幾乎每天都在邊境交火,儘管目前砲彈大部分落在黎巴嫩南部和以色列北部,但真主黨最高軍事指揮官舒克爾(Fuad Shukr)7月底被以色列暗殺身亡後,許多人都擔心以色列與真主黨的全面戰爭隨時都會爆發。包括美國、英國、澳洲、法國和加拿大等國在內,都已發布警告,要求該國公民盡快離開黎巴嫩。然而對某些人來說,逃離黎巴嫩卻相當困難。
肯亞移工傑洛普的困境,主要來自惡名昭彰的「卡法拉制度」(kafala system)。卡法拉制度又稱「保證人制度」(sponsorship system),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以及黎巴嫩等波灣國家,都盛行這種作法。不過巴林和卡達都宣稱已經廢除這項制度,但批評者認為改革執行不力,根本談不上廢除。
卡法拉規定,外籍移工想要進入波灣國家工作,必須由當地國民擔任「保證人」方能獲得入境簽證,通常雇主就是其保證人。在大多數情況下,移工需要獲得保證人的許可才能轉換工作、結束僱傭關係,甚至就連離境也須獲得保證人同意才能獲得簽證離境。未經許可離開工作場所,即使是為了躲避虐待,都屬犯罪行為。此一制度,給予擔任保證人的雇主極大權利,移工無論做什麼都得看雇主臉色。而在黎巴嫩,至少25萬外籍移工都是透過卡法拉制度雇用。
國際移民組織(IOM)官員羅維納(Daniela Rovina)告訴BBC,根據國際法,一旦工作國發生戰爭,就必須允許移工返回母國。但移工傑洛普表示,雇主要求她繼續在黎巴嫩工作:「他們(雇主)說這種情況在黎巴嫩已經存在多年,沒什麼好擔心的。但對我們來說,氣氛很緊張,我們不習慣這種爆炸聲。」然而,即使雇主同意讓傑洛普出境,她還面臨其他困難:「航班很少,而且價格昂貴。」
飛往肯亞的機票要價1000美元(約合台幣3萬2000元),對在黎巴嫩工作的移工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根據衣索比亞家政工權利組織創辦人伊梅爾(Banchi Yimer),移工過去每個月可以領到150美元(約合台幣4800元),但在黎巴嫩的生活成本不斷飆漲後,許多人連薪水都拿不到了:「我們每天都會接到驚慌失措的婦女打來的電話⋯⋯她們想問是否有任何協助撤離的計畫。」伊梅爾指出,許多家庭幫傭甚至負擔不了房租或醫療費用,更別說回家的機票了。
肯亞政府向BBC表示,一旦戰爭爆發,將會制定撤僑計劃。負責僑民事務的卡蘇爾・恩喬古(Roseline Kathure Njogu)告訴BBC,該部門將會發放緊急簽證給沒有護照的人,並保證肯亞政府會提供緊急航班以疏散國人:「目前有約2萬6000名肯亞人在黎巴嫩,其中1500人已向我們登記撤離。」然而,許多人現在就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