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起,日本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經稀釋後的處理水中氚濃度降至每升1500貝克勒爾以下,排放標準為日本安全限制的四十分之一,是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預計整個排放計劃長達30年。
該計劃曾引起日本漁民及反核團體抗議,鄰近國家也表達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曾指責日本政府「出於一己之私利,給當地民眾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二次傷害」,南韓稱一旦日方排放不符合標準,將立即向國際法庭提起訴訟,北韓就指「要團結與聯合起來堅決加以阻止和粉碎地球上一些不純勢力窮兇極惡的反人類、反和平妄動」。
隨著排放後檢測數據正常,日本內部民意逐漸改變。日本時事通信社(Jiji Press)去年7月排放前曾進行民調,有39%受訪日本人支持排放計劃,28%反對;同年9月排放後的調查則顯示,支持的比率上升至53%,反對比率為16%。
而時隔一年,南韓政府表示進行了近5萬次輻射檢測,結果均顯示為安全範圍,當地三大連鎖超市的水產銷售額相較於排海前並無顯著變化,甚至今年上半年韓國從日本進口的水產較去年同期增加13.3%。
與此同時,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7月也預告,將全面解除日本福島5縣食品輸入管制,是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首次解禁。
北京則繼續強硬措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7月與日本外相林芳會面時,重申核事故產生的核污染水與核電廠正常運行產生的廢水性質「不能相提並論」,呼籲日方正視各方正當關切和專家不同意見,「不要一意孤行」。
中國政府維持去年頒布的進口禁令,是目前唯一全面禁止所有日本水產品進口的日本鄰國。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資料,日本2022年水產品出口總額為3873億日元,中國佔其中兩成,總值達到871億日圓(約5.9億美元) ,為最大出口市場。
在禁令實施後,2024年上半年日本農林水產品及食品的整體出口額同比下跌1.8%,為2020年疫情以來首次下滑,其中對華出口暴跌43.8%,扇貝是重災區。
路透社引述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理事長石黑憲彥表示,儘管積極開拓新出口目的地如美國、加拿大、泰國和越南,目前還未能填補失去中國市場的損失,但他認為日本海產出口有巨大成長潛力,「用不了多久中國禁令所帶來的損失就會完全得到彌補」。
共同社則引述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全漁聯)會長阪本雅信發表的最新評論稱,「正如至今為止的一貫主張,反對未能獲得漁業人士和國民理解的排海」,他要求日本政府敦促中國盡快取消進口禁令,並繼續支持日本國內擴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