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原本只是四年前選戰的復刻版,兩位男主角沒換人,只是攻守易位。不過稍稍年長的拜登狀況欠佳,捲土重來的川普倒是狂放恣意不減當年,但兩個老白男對決的沉悶老劇本實在讓人提不起勁。但CNN電視辯論後,美國大選開始有了變化:老態畢露的拜登遭民主黨大佬與金主聯手逼退,川普遇刺逃過死劫、還留下了「Fight!Fight!Fight!」與「天命在吾」的那張普立茲級經典照片,使得選舉態勢急轉直下。
正當眾人以為川普回歸白宮已成定局,反正換不換民調更低的賀錦麗根本也沒差,沒想到民主黨吊著的那一口氣竟又緩過來了。賀錦麗扶正後募款暴增,顯示民主黨的金主與民心都正在回歸,雖然她與川普在搖擺州的民調大致呈現五五波,但全國民調竟然後來居上,甚至取得穩定的小幅領先,讓民主黨士氣大振。不過在9月10日的電視辯論前,誰也沒有把握未來戰局將如何發展,美國盟邦對於「川普2.0」的可能性更不敢掉以輕心。
華府智庫「蘭德公司」研究員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認為,川普2.0的外交政策目前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這並非是因為當前國際局勢複雜難解,而是川普本人的反覆無常。不過葛羅斯曼也指出兩個可能方向:繼續與中國展開大國競爭,甚至背棄印太戰略與其他盟國,專注於「美國優先」。畢竟川普才剛說過「台灣應該向我們付保護費」(當然,他也說過「中國侵台我就炸北京」),他也曾質疑美國為何要支持烏克蘭,這讓人更加確信,川普會繼續純粹從美國利益來看待盟友。
川普確實反覆無常與信口開河,但如同他在第一個任期的外交政策受到許多重臣的節制與影響,觀察他身邊策士的主張或許是一個相對穩定與值得信賴的作法。《外交政策》日前就羅列了可能影響川普世界觀與「川普2.0」外交議程的十一人,他們是柯伯吉(Elbridge Colby)、傅萊茨(Fred Fleitz)、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凱洛格(Keith Kellogg)、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麥恩提(Johnny McEntee)、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topher Miller)、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巴特爾(Kash Patel)、龐畢歐(Mike Pomp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