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內部的帳目問題引起台灣民眾強烈關注,甚至在事件初期還開了幾場「查帳記者會」,但似乎效果不彰,民眾黨的「公開、透明」讓人產生了費常大的質疑。奉行嚴謹的財政措施的組織,會遵「管錢不管帳、管帳不管錢」的聖旨,讓金流與帳務分開運作,以避免混淆不清的情形,既然如此,何來財務長李文宗的「我在這裡非常負責任地跟大家報告,我完全不知情。」之說呢?
既然帳務與財務分開,李文宗應該要對整個團隊的金流瞭若指掌,端木正也會對整個團隊的帳務一清二楚,在嚴謹的財務紀律下,又怎麼會發生帳務缺口需靠「自行調節」處理?這是誰下的指導棋,柯文哲團隊應該要非常清楚,也必須說明為何在競選期間沒有追蹤金流,強調「務實、科學」的柯文哲為什麼對帳目沒有有效地進行管理?
除了政治獻金不清不楚外,柯文哲對於選舉補助款也是拖人下水的抹黑與栽贓,在被披露「三分之二自行運用、三分之一回饋黨部」後,居然可以說這是循藍綠兩陣營的慣例,隨即遭到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雙雙否認,並指賴清德與侯友宜是「全數」回饋黨部運作,既然藍綠都否認,那慣例有從何而來呢?柯文哲購買商辦,先不論其購買目的為何,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主任陳智菡竟然能在沒有查證是「租用」還是「購買」的情況下,搬出前總統蔡英文來當擋箭牌。
強調新政治並說「垃圾不分藍綠」的民眾黨,在發生爭議時,怎麼可以如此恬不知恥的抹黑與栽贓,拉人下水之後才發現「小丑竟是我自己」的荒唐可笑?難道新政治不是該往更好的目標前進,怎麼會在短短的期間內自甘墮落、向下沉淪?
我們看到其他小黨缺乏資源而無法擴大與茁壯,或是因為路線搖擺不定而產生爭議讓民眾的支持游離,這都是第三勢力的發展困境與突破點,但民眾對於民眾黨有更高的政治期待是因為這群人是過往的舊政治翻新,有過去的「選舉經驗」與「執政經驗」,卻爆發出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財政問題」而不斷「查帳」,更荒唐的是這些人還不會檢討自己,而是跟著闖紅燈說「藍綠一樣爛」,繼續拿著放大鏡對其他政黨政治攻防,這又該如何讓厭倦藍綠的選民「政治信任」呢?
講國民黨「黨產爭議」、民進黨「財政腐敗」的民眾黨,先把自家的「白內帳」處理好,再來看主張的「財政紀律」究竟有多嚴謹,啟動「黨務改革」的民眾黨又該如何讓支持者「信任制度」。
*作者為學權工作者,時事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