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國集團(G7)又開高峰會了。當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首腦來到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區進行傳統的「爐邊談話式」內部磋商時,等待他們的不光是眾多的示威者,還有如何在紛繁變化的世界中重新找回自身定位、進而保持影響力的難題。
G7還應時嗎?
G7成形於1976年,1998年俄羅斯加入而成為G8,但2014年俄羅斯因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而被逐出,G8回歸G7,目前成員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美國,其財富總合約佔全球財富(263兆美元)的64%。
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比G7更有代表性的G20在共商全球話題、協調解決方案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G7這個「富人俱樂部」有了危機感。
德國波昂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說,G7建立之初主要面對經濟議題,如今試圖將觸角更多延伸到政治領域,可能會隨著實力下降越來越力不從心,這成為G7的焦慮。越是焦慮,便越有相互取暖的需求。所以,影響力的下降並不會導致G7消失,G7會長期存在。
力保經濟主導地位
北京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認為,在全球化、資訊化過程中,多元化的多邊機構、機制在發展。G7只是其中一部分,自身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從G8變成G7就是美國和俄羅斯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這也使G7代表性減弱。G7對國際事務的影響,需要看它今後是否能夠促進世界永續安全和永續發展、促進世界各國的和平合作和互利共贏。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說,本次峰會G7希望能反思後再出發,目的當然是繼續保持在全球經濟的主導地位。在科學技術、高端服務業等等世界經濟的重大領域,西方7國仍有很大優勢;但在一些傳統產業領域,新興經濟體正迎頭趕上,西方國家現在希望透過打造新的優勢領域來保持競爭優勢。
G7還能重回G8嗎?
俄羅斯去年首次「被缺席」G8峰會,今年也沒有請俄羅斯參加。但對峙解決不了問題,西方陣營內部對俄外交也有不同的考量。德國外長日前就表示,希望G7能重返G8。
辜學武說,德法的主要利益在於給烏克蘭危機降溫;美國希望徹底剝奪俄羅斯主導周邊國家的特權,即使是危機升級也在所不惜;日本在對美國的忠誠和對俄羅斯的畏懼中掙扎,寄望美俄關係減壓。除了冠冕堂皇的辭藻之外,G7德國峰會在對俄羅斯政策上難有突破。G7排除俄羅斯將會延續很長的時間。
俄羅斯難以重返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認為,未來俄不可能重返G7,一是因為G7本身價值縮水,二是俄與西方關係難以改善。G7將在烏克蘭問題上繼續對俄羅斯施加壓力。俄羅斯會更重視G20、金磚國家(BRICS)、上海合作組織(SCO)等機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