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股災讓人心有餘悸,對於投資人而言,當然不希望自己手上的股票下跌,但人在江湖飄,豈有不挨刀的道理。造成市場恐慌的原因有很多種,有時是像2022年俄烏戰爭這類具體事件,有時則是經濟數據疲弱引發的信心危機,施羅德集團認為,面對市場驟變,還是必須保持頭腦清晰,這時不妨以史為鑑,因為這些具體數據帶來的重要觀念仍然相當受用。
比起現金 長期股票市場風險較低
施羅德集團策略研究最高主管Duncan Lamont指出,回顧近100年的美國股市數據可以發現,如果投資期限為1個月,經過通膨調整後,投資人將有40%的機率面臨虧損,但如果延長投資期限,成功的機率將顯著提高,在12個月的投資期內,面臨虧損的機率為30%。值得注意的是,12個月還是屬於股票市場的短期,只有長期投資(例如20年)才能達成最佳報酬。
在5年期內,虧損的機率降至22%,10年期內則為13%。以施羅德團隊的分析而言,未曾發現任何20年期內股票在通膨調整後出現虧損的情況,「在長期投資中,虧損是無法完全被排除的,只不過,這種情況實際上非常少見。」
相較之下,雖然現金看似更為安全,但實質價值被通膨侵蝕的風險明顯隨著期間變長而增加。而且,正如所有現金存戶所知,近年情況尤為嚴峻。
自2011年2月以來,現金在任何5年期間內都未能戰勝通膨,這已成為歷史,預計這一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有顯著改善。
超過10%跌幅出現的年份很多 但長期報酬依然強勁
以全球股票市場(由MSCI世界指數代表)為例,在2024年前的52個日曆年中,有30個年份出現10%的跌幅;在過去10年中,2015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和2022年都出現了10%跌幅。
施羅德指出,在過去52年的統計期間內,有13年出現了超過20%的顯著跌幅,大約每6年一次;如果今年再次發生這種情況,那將是過去4年中第三次出現這種現象,前兩次分別發生在2020年和2022年。
儘管在這段期間內經歷多次波動,但美國市場在52年間整體上仍然展現強勁的年均報酬,短期虧損的風險是股票市場投資所需承擔的風險代價,以換取長期收益。
若在股市大跌後轉抱現金 可能不利資產累積
雖然市場迄今尚未出現再次大跌,但未來的波動性和下行風險仍不可忽視。如果市場發生進一步的回檔,投資人可能容易受到情緒驅動,從而急於拋售股票,轉而持有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