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Apple)本周發布的新款iPhone成為該公司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產品,至少是自一年前的iPhone發布直到明年新品亮相中間最重要的產品。
這就是這家市值超過3兆美元、過半業務依賴於單一產品線的公司面對的現實。過去幾年,蘋果公司進行了一些嘗試,以減少這種依賴,而且也取得了值得稱道的進展,服務業務、智慧型手錶Apple Watch和無線耳機AirPods全面開花。但在業績相對平淡的年份手機銷量超過2億部,且平均售價目前接近每部1,000美元,這個部門對於蘋果公司仍然舉足輕重。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數據,如果按截至6月的12個月收入計算,iPhone業務本身就將在標普500指數公司中排名第15位,超過雪佛龍(Chevron)、福特(Ford)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如此規模的業務要交出漂亮的成長成績單並非易事,尤其是在智慧型機這樣的成熟市場。而FactSet的數據顯示,近來iPhone業務依舊明顯不振,在蘋果公司截至去年9月的財年中,iPhone收入下降了2%,預計當前財年還會再次小幅下降。
再加上這將是iPhone首次集成蘋果公司新的AI技術,更讓人寄予厚望,希望它們能帶來一些新的活力。過去六個月,蘋果公司股價飆升了約25%,遠遠跑贏同期其他科技巨頭的表現。FactSet的數據顯示,該股上周三收盤價較7月份創下的紀錄高點低約6%,但預期市盈率仍接近31倍,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18%,比標普500指數的預期市盈率高出48%。
這當中就埋下了一些風險,尤其是蘋果公司股價常常在新款iPhone發布當天下跌。而這一次,還有一個很大的未知數,那就是內置的AI是否真的能夠提振iPhone銷量。過去,iPhone強勁銷售周期通常伴隨著硬體或設計的變化,例如螢幕尺寸增大及加載5G功能。而且蘋果公司新的AI開發成果也算不上大驚喜。該公司已經在6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上展示了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因此,對於已經推出的iPhone 16,各界預期存在很大差異。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Erik Woodring在三周前的一份報告中寫道:「Apple Intelligence仍然是釋放被壓抑的iPhone需求和加速更換周期的關鍵。」相比之下,瑞銀(UBS)的David Vogt在上周三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AI相關產品短期內不足以推動大量需求。」
令情況更加複雜的是,Apple Intelligence預計要到10月才會推出,因此這款軟體不會預裝在本月晚些時候可能發售的新款手機中。而且,並非所有AI功能一開始都會上線;ChatGPT與蘋果Siri數位助理的合體預計要到今年年底才會實現。
蘋果不一定需要AI才能看到不錯的iPhone周期,因為連續三年疲軟的銷量成長表明,大量用戶使用的是舊設備,因此更有可能進行升級。
但蘋果股價近期的上漲表明,投資者仍對蘋果在AI領域的努力抱有很高期望。與大型科技同行相比,這家iPhone製造商有一個優勢。蘋果基於硬體的商業模式尚未要求其大幅增加數據中心AI組件的資本支出,比如輝達(Nvidia)的晶片。蘋果是否能在不投入大量資金的情況下在AI領域賺錢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