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芳專欄:半導體產業平庸化的危機

2024-09-15 06:50

? 人氣

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半導體科技越來越複雜,研發投資成本越來越高,范登霍夫表示,「在這個趨勢下,國際合作是必須的,我們必須與全球頂尖龍頭如台積電合作,台積電在半導體先進製造方面具有優勢,而美國則在半導體設計方面具有優勢,我們結合各區域的龍頭業者,建立合作網絡與夥伴關係。如果每個零組件都自己生產追求自給自足,這會是個災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積電於德國德勒斯登的投資案8月下旬動土,范登霍夫參加了當時的動土典禮。對於台積電到歐洲投資設廠,范登霍夫非常看好,認為歐洲半導體廠與全球半導體龍頭大廠台積電合作很重要,而且為imec帶來龐大的合作利基。

稍早范登霍夫曾向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建議,「我們要確保取得先進製程,但不必自己來做。最好的方法是邀請台積電到歐洲投資設廠,同時確保我們維持良好關係。這樣的做法比在每個區域都自己生產晶片來得好。」

imec執行長Luc Van den hove  談摩爾定律。(謝錦芳攝)
imec執行長Luc Van den hove 談摩爾定律。(謝錦芳攝)

依照范登霍夫的理想,台積電赴德國投資設廠,同時也吸引眾多台灣的半導體關聯廠商赴德國設廠,在德國政府的協助下,可以打造歐洲的半導體供應鏈,同時也為imec帶來許多新的合作商機。

歐積電面臨德國強勢工會、專業人才不足等挑戰

不過,就台積電而言,由於歐洲與台灣企業文化不同,未來德國廠與美國亞歷桑納州的晶圓廠同樣面臨許多新挑戰,包括當地強勢的工會、員工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勤奮的半導體專業人員不足等,未來歐積電(ESMC)如何入境隨俗,與工會之間取得妥協,還需要一段很長的磨合期。

依據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前台積電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的分析,若美、日、德等三國的半導體產業朝向自給自足一條龍式發展,人才短缺規模將擴增為互補模式的15倍,各國若要自行籌備半導體人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台積電赴美國投資設廠,遭遇諸多困難,依林本堅、許欽泰等人分析,美國《晶片法》立意良好,但後果可能削弱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而在歐盟《晶片法》的支持下,台積電赴德國投資設廠,首要面對的就是招募足夠的半導體人才,未來是否能夠在德國打造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避免陷入平庸化的危機,仍有待觀察。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錦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