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從《星鳴特攻》和《雷根總統》看媒體自甘為左派洗腦工具

2024-09-29 06:20

? 人氣

美國前總統雷根。(美聯社)
雷根的歷史成就讓左派對他恨之入骨。(資料照,美聯社)

看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講述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生平的電影。曾經讓美國民眾票選為「最偉大的美國人」第一名(並不只是最偉大的美國總統,這份榜單還有許多其他職業的美國人入選)的雷根,因為召回左派極力反對的自由市場制度,創造出二戰後最長的經濟擴張期,讓左派社會主義國家集體崩潰,甚至讓美國政治光譜左邊的民主黨不得不向右轉,而成為左派文青的最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等到體驗過雷根政績的人都老死才展開洗腦

由於受惠雷根政績的人實在太多,且雷根在美國受到全面的支持(雷根在1984年競選連任時,在美國50個州裡面贏了49個,民主黨候選人只贏了自己的家鄉州),左派沒信心他們那套「三人成虎」的洗腦戰術能夠成功,面對雷根,左派就是想盡辦法不要讓大家提到這個人,想辦法讓直接受惠雷根執政的人逐漸老去、甚至離開人世,然後才在學校想辦法去洗腦雷根任期結束後才出生、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演說,力挺太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美聯社)
雷根的政績讓民主黨的柯林頓(見圖)必須向右轉打著「新中間路線」才能奪回白宮。(資料照,美聯社)

面對電影《雷根總統》,被左派統治的媒體也使用同樣的戰術,上映前幾乎沒有《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芝加哥論壇報》這種主流媒體報導過這部電影,當然報導新聞內容來自上述這些主流媒體的國內媒體,理所當然地也都沒對這部電影做出報導。是劇組太窮沒錢跑宣傳嗎?應該不是,起碼國內的《基督教論壇報》就報導過這部電影,刊登過主角丹尼斯奎德的專訪(這應該是極少數報導這部電影的中文媒體)。

直到電影已上映兩周後的9月13日,《華爾街日報》才總算對《雷根總統》做出報導。熟悉現代電影票房走勢的讀者應該很清楚,一部電影上映的票房最高紀錄通常會出現在首周,然後次周腰斬、第三周大概就所剩無幾了,媒體選在電影14天、經過兩個周末後才對《雷根總統》做出報導,目的很明顯,就是不想在票房累積的關鍵期幫這部電影增加話題性。

專業影評人18分、一般觀眾98分

然後所謂的「專業影評人」,則在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上,把《雷根總統》的分數洗到只有19%的慘淡評價。不過同一個網站上觀眾的反應卻截然不同,超過5000名觀眾的評分中有98%是正面的。

回過頭看針對左派政治正確設計的《星鳴特攻》,在索尼關服下架前,少數(可能多數遊戲評論人都等不到足夠的人組隊,根本沒辦法玩、更別說寫評論了)有對此遊戲進行評論的媒體,都給遊戲不錯的評價,像是已經變成左派宣教人的IGN,就給了70分以上的高分。直到遊戲宣布要收,這些媒體才紛紛評論遊戲不好玩、索尼沒好好宣傳……,要給人遊戲沒人要玩和左派政治正確無關的印象。至於玩家評價……,抱歉玩的人太少所以沒這種統計。

《雷根總統》在爛番茄上的「專業影評」僅有19%的慘淡評價,卻在超過5000名「一般觀眾」中,獲得98%的正面評價。(取自爛番茄網站)
《雷根總統》在爛番茄上的「專業影評」僅有19%的慘淡評價,卻在超過5000名「一般觀眾」中,獲得98%的正面評價。(取自爛番茄網站)

從《雷根總統》和《星鳴特攻》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在左派成功統治大學社科院後,這些社科院中養出來的媒體人,早忘了自己的責任是傳遞真相、只有真相,而把自己當成《真理報》,是黨的洗腦工具,認為自己的責任是建立社會主義烏托邦,為了理想、為了自以為的正義可以毫無愧疚的扭曲事實、濫用職責所帶來的權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