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觀點:通膨削減法─美中角力新戰場

2024-09-27 07:00

? 人氣

拜登政府將撥款20億美元,重新啟動或擴大電動車的生產和組裝基地,包括密西根州、賓州和喬治亞州等主要戰場。(美聯社)

拜登政府將撥款20億美元,重新啟動或擴大電動車的生產和組裝基地,包括密西根州、賓州和喬治亞州等主要戰場。(美聯社)

中國大陸在今年3月,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下,要求與美國就美國通膨削減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進行諮商。中國大陸指出通膨削減法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補貼個案,總補貼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而美國是以因應氣候變遷為掩護,進行違反WTO補貼規範的補貼。由於美國不願讓步,諮商未有結果,中國大陸在7月要求成立小組進行正式調查,WTO在近日決定成立小組,中國大陸取得初步進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2022年8月通過通膨削減法案,主軸是為因應氣候變遷,降低碳排放,進而降低通貨膨脹。但在本質上卻是在補貼電動車,因為其中規定針對消費者新購電動車,提供最高7,500美元減免。但是車輛電池零件及關鍵礦物原料必須一定比率在美國或北美的加拿大或墨西哥,進行精煉、製造或組裝。所以在公布之初,引發歐盟、日本以及韓國抗議,也揚言要走WTO爭端解決途徑,而後美國讓步,擴大租稅減免範圍,不過仍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外。

通膨削減法實施已有2年,為何中國大陸一直隱忍不發,直到今年才展開行動?主要原因可能是近來中國大陸補貼政策成為各國箭靶。例如美國即針對中國大陸大量補貼其電動車、鋰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直接課徵懲罰性關稅。美國論點是在中國大陸補貼下,國內需求無法吸納產業的大量生產,所以將過剩產出低價銷往全球,嚴重衝擊他國產業。歐盟也針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補貼,課徵高額平衡稅,並列出中國大陸包括現金補貼、低利貸款,以及其他應收而未收費用等補貼事實。

中國大陸認為美國才是補貼大戶,但在通膨削減法雨露均霑,各國都有拿到好處下,都不發聲。反而將焦點指向中國大陸補貼,非常不公平,所以必須反擊,證明美國才是以補貼破壞全球貿易秩序的國家。

預估明年上半年小組判決可能出爐,判決不利於美國的機率不低。不過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應該都不會接受不利於美國的結果,特別是在反中情緒高漲下,更不可能放寬對大陸限制。例如過去WTO爭端解決機制,裁決美國規定香港輸美產品必須標示中國製造,違反WTO規範,要求美方取消該措施。而美國則認為WTO裁定錯誤,繼續維持此規定。

綜合而言,近年來主要國家大幅對產業進行補貼,引發不小爭議。例如中國大陸補貼方案,散見在其各項規定及措施中,不但被指出違反WTO規範,也被批評不夠透明化。美國除了通膨削減法外,在晶片及科學法(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中,也針對半導體產業,有多項補貼措施,其他國家也有各式補貼。但各國都是拿放大鏡檢視他國補貼,但對於自身補貼則輕鬆帶過,此種「嚴以待人,寛以律己」立場不改,國際經貿紛爭將會持續。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