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情況並不是台灣軍方面臨的唯一挑戰。他強調,由於缺乏對美國和盟國將如何協助台灣的戰略明確性,台北不得不辛苦應對所有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他說,美國對台其他戰略領域缺乏支持——包括灰色地帶(非軍事方面的打壓和侵犯)、封鎖和孤立等戰爭情境都沒有太多關注「與此同時,中國的軍力現代化也在穩步推進。」
戰略學者,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鍾志東助理教授向BBC中文解釋說,白宮應該是明白上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主動調查雷神軍購案及宣佈破紀錄的對台軍援金額,來表達華盛頓對於台美軍事合作的決心,「並希冀掃除疑美論」。
他說:「說到底,美國從軍售到軍援台灣是很大的進展,相當程度展現台美軍事合作伙伴關係,象徵意義重大。因為俄烏戰爭,全球軍事武器產業鏈生產都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可能是美國交付台灣軍武延遲的因素之一。」
鍾志東分析稱,回顧歷史,美國透過軍援計劃影響台灣的防衛戰略,實際上從蔣介石時代便有跡可循。彼時美國的軍援戰略是遏止蔣政府「反攻大陸」的可能性。「現在台灣面對美國的軍援時,要要維持戰略自主,維持平衡,保持自主性,不能對美方建議照單全收,確保台灣利益最大化。」
拜登為何通過「總統撥款權」對台軍援?
根據台媒中央社,此次最新軍援內容包含軍事無人機與反裝甲武器等項目。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本周接受訪問時對美國政府表達感激之意,稱軍援對維繫台海區域和平穩定有極大益處,但對軍援細節內容依然按照慣例不做評論。
事實上,拜登上台後使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ndown Authority ,PDA)多半用在軍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去年拜登首次動用PDA軍援台灣,國際輿論便將台灣與烏克蘭相提並論,猜測美方是否會將對基輔的援助戰略延續到台灣。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當時便向BBC分析稱,使用PDA是一項行政執行手段,讓白宮可以快速地推進安全援助流程,並「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國會對此過程的檢查。」 他說,通過PDA軍援台灣,顯示美國對基輔的援助不會以犧牲對台灣的援助為代價。美國一些共和黨人已經對白宮援助烏克蘭表示不滿,但相比之下,美國支持台灣的共識仍然很強。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便解釋說,拜登2024年再次啟動PDA軍援台灣至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