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是拜登總統在貿易事務上的主要顧問、談判代表和發言人,負責領導雙邊和多邊貿易談判、協調貿易政策。美聯社6日刊出對這位台裔重量級官員的專訪,戴琪表示她透過貿易談判工作促進勞工權益,但決定未來貿易政策走向的,將會是美國選民。
戴琪在任職美國貿易代表近四年後,自認在讓美國及其貿易夥伴更加關注勞工權利方面取得進展。但她也承認「你不能獨自制定貿易政策」、「我相信我們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唯一的問題是,未來幾年我們能取得多大成果」。不過戴琪的做法也招致某些商界領袖、經濟學家和共和黨人的批評。他們認為,美國在建立新的貿易夥伴關係、以及對抗中國崛起方面,沒有足夠的進展。
西維吉尼亞州共和黨眾議員卡羅爾·米勒(Carol Miller)今年4月在戴琪出席的國會聽證會表示:「與中國雄心勃勃的議程相比,美國在世界各個地區都落在後面。」川普更強調表示,他上台後將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至少20%的關稅—對來自中國和墨西哥部分產品徵收的關稅甚至可能更高。
戴琪與台灣的關聯
戴琪是生於康乃狄克州的美國公民,她的祖父是台灣師大中文系教授戴培之、外祖父則是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李宏基。她的父母在中國出生,1949年之後來到台灣,在台大畢業後移民美國。戴琪是耶魯文學士及哈佛法律博士,除了擔任律師,也曾前往中國的中山大學教授英文。2007年至2014年,戴琪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署顧問、2017年升任首席貿易顧問、2021被拜登提名並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當然,大多數經濟學家表示,川普加稅的做法將損害經濟成長並提高通膨率,不過川普駁斥了這些質疑,並稱他能夠讓就業機會回流到美國工廠、這些關稅也將進入國庫,進而減少稅收。不過擁有耶魯大學和哈佛法學院學位的戴琪,則是努力從藍領的角度看待貿易問題。
從保護勞工出發
其實拜登政府並沒有拒絕關稅,甚至保留了川普任內對中國加徵的關稅,並對中國電動車徵收了100%的關稅,儘管這些汽車在美國的市佔率並不高,但如果不徵收關稅,這些汽車的價格可能只要價12000美元。戴琪認為,這是一種保護新興產業免受補貼和不公平競爭的方法。面對來自中國的競爭,政府也尋求透過其他產業政策來支持美國勞工,例如為電腦晶片工廠提供資金和對再生能源技術減稅。
但是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面對的現實情況比戴琪想像的更複雜。因為國內工廠的工作並非只是流向中國,生產力的提高也意味著不在需要那麼多僱員;隨著更多工人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美國的經濟型態也出現了更廣泛的轉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瑪麗‧洛夫麗(Mary Lovely)表示,這些因素往往沒有得到戴琪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