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報導,中科院將在台灣組裝生產刺針防空飛彈,不過對於這項說法,國防部長顧立雄今(7)日於立法院直言「目前沒有這個項目」,因為台灣並沒有足夠的量能。
先前媒體報導指出,台灣提出技轉中科院在台灣組裝生產刺針飛彈,美方明年將派員來台對中科院進行生產線的認證,通過後將於台灣組裝刺針飛彈。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質詢此議題,關切美方有無要讓台灣組裝刺針飛彈,而台灣是否有爭取成功。對此,顧立雄回應,目前沒有這個項目,因為刺針飛彈的產能,台灣沒有足夠的量能一直持續的話,現在製造商也只在極少數地方生產,因應各國對刺針飛彈的需求,「沒有這樣的討論存在」。
林憶君也在會後發出新聞稿表示,因為刺針飛彈操作簡單卻能有效對付空中目標,對美國而言是高度政治敏感的裝備,應該不會輕易轉移產能。
林憶君指出,台灣過去一直都只能買到車載或定點發射的刺針飛彈,可由士兵扛在肩上發射的肩射版本是近年才同意賣給台灣。至於委外製造刺針飛彈,目前僅有德國與土耳其兩個北約國家,更何況飛彈內部關鍵的發動機、陀螺儀、尋標器、電池冷凍模組等零組件,供貨來源也很有限,光要滿足美國產線需求都有困難,要再把產線轉移到台灣的可能性應該不高。
另外,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詢問,中科院有無要變成美國軍工產業的供應商,以及中科院有無量能生產無人機?顧立雄表示,就國防部所理解,中科院沒有這樣的計畫存在。至於中科院的無人機生產量能,中科院長李世強中將強調,沒有問題,但需求規模要看國軍各軍種的需求,能夠擴大到多大。
馬文君也詢問,中科院有無請下游廠商停止生產的情況,如紅雀、騰雲、銳鳶二型無人機?李世強表示,中科院的確通知銳鳶二型無人機的下游廠商先暫停,因為明年沒有銳鳶二型無人機的量產預算。顧立雄則說,銳鳶二型無人機通過作戰測評、缺失改善,「會納入建案沒有問題」;而無人機相關產業,主要要能建立自主生產能力,不能只單靠中科院,還要靠下游廠商大家一起合作,能夠建立自主生產能量,這才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