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中國「十一」假期以及長假前後一段時間對觀察中國經濟至關重要。A股繼節前連續五天爆漲之後,節後第一個交易日繼續大漲;一線城市的地產商和中介在假期迎來「看房潮」;旅遊業全面復蘇;10月8日上午中國的發改委高調宣稱對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充滿信心」。
2022年末,中國放棄新冠「清零」措施,疫情期間遭受重創的經濟此後沒有迅速出現預期中的快速反彈,而是在一場「長新冠」中掙扎,物價、消費、服務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都不盡如人意,這些經濟數據都在描述一個事實——中國老百姓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
「沒信心」成為過去兩年的高頻詞,也匯聚了中國經濟困境的所有徵結,中國官方語境中出現一些新詞來描述這一情況:「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等等。
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迷後,這個「十一」長假之前官方出台一系列刺激措施,似乎讓中國經濟的形勢明朗起來。
但也有專家指出,股市「買買買」的階段可能很快就會過去,樓市還未站穩腳跟,長期看依然面臨人口支撐的問題,但政策環境已經改變,中國資產經歷系統性低谷的幾年後,開始經歷系統性重估。
股市高開
今日(10月8日)開盤,A股在國慶節首個交易日,迎來大幅高開:滬指高開10.13%,深成指高開12.67%,創業板指高開18.44%。
開盤後僅20分鐘,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1兆元,較上個交易日此時放量超2400億元,刷新此前9月30日創下的歷史最快兆紀錄。42分鐘後就超過2兆的交易。下午開盤後,交易額繼續攀高到3兆元,再創紀錄。
此後市場漲勢有所回落,開盤一個小時後,滬指漲幅回落至2.75%,深證成指漲幅5.77%,創業板指漲幅10.98%。全天收盤時上證指數上漲4.59%,
但與A股不同,在中國國慶假期時,港股依然在交易,10月8日開盤後恆生指數盤中跌超4%,恆科指跌超6%。
法國外貿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稱,「(港股)可能會有一些獲利回吐。但我不認為市場情緒有什麼不同。實際上只是一個市場(A股)關閉了很多天,而另一個市場(港股)一直在交易。」
國慶七天假期,各方似乎都在期待節後第一個交易日的上漲,中國多個券商提前上班,幫助用戶開戶,花旗等外資機構紛紛發表研報,看好中國股市。
最具標誌性的是美國投行高盛在10月7日發表題為《此時不買,更待何時?購買中國股票的10個理由》(If not now,when? 10 reasons to buy China equity)的研報,指出自9月24日以來的中國政策對市場的回應與以往不同,投資者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他們所希望的,而且中國央行正向股市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