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巍觀點:離岸風電國產化錯了嗎?

2024-10-12 05:50

? 人氣

有關離岸風電國產化議題,近期歐盟狀告WTO引發熱議。(示意圖,取自Ørsted 沃旭能源臉書粉專)

有關離岸風電國產化議題,近期歐盟狀告WTO引發熱議。(示意圖,取自Ørsted 沃旭能源臉書粉專)

近半年來,新聞媒體頻繁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針對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規則提出正式抗議,認為台灣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經濟部長郭智輝在今年9月23日表示,未來會朝更開放的方向努力,期望能夠實現國內外廠商雙贏的局面。那麼,國產化的規則究竟是什麼,使得國內外業者沸騰,甚至讓歐盟訴諸WTO?這也是台灣自2002年加入WTO以來,首次成為WTO爭端案件的被告方。這一政策將帶來什麼影響?是否還有調整空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什麼是國產化?

國產化這個詞並不陌生,各行各業、各國皆有類似規則,目的是促進在地產業發展、加速投資、提升競爭力與產業效能。以台灣的離岸風電為例,開發商在爭取開發權的過程中,是否符合政府設定的國產化標準成為一個重要考量。區塊開發第三階段的評選標準包含技術能力、財務能力和產業關聯執行方案,而「產業關聯執行方案」就是開發商自主選擇並承諾在地化(國產化)的關鍵指標。這個規則原意是好的,主管機構理當重視這個指標。

台灣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三階段的初期3-1期,國產化規則是綁定特定項目的「必選題」,及格分為60分。在隔年度的3-2期,遊戲規則卻做了調整,國產化標準被改成滿分120分的「選項題」,其中製造業占100分,服務業占20分,及格分提高到70分。此外,3-2期還設有一項設定,產業關聯性分數越高,開發商能獲配的容量也越大。經濟部能源署樂觀估計,為了追求規模經濟並獲得最大1GW的容量,開發商勢必會衝高國產化分數。然而,根據業界回饋,許多國產化項目涉及台灣過去缺乏經驗的領域,要讓本地業者在短期內進行大規模投資並建立學習曲線,難度極大,品質與產能的保障也面臨挑戰。這情形猶如要求一個嬰兒立即可以加入奧運競賽還要獲得金牌。因此,如何在確保專案可行的前提下達成國產化目標,成為多數開發商的一大難題。

國產化與再生能源的急迫性

在探討國產化政策的挑戰後,我們也應審視再生能源需求的急迫性,這將直接影響國產化策略的優先次序和執行方向。離岸風電產業仍可視為發展階段,產業鏈尚在逐步建立中。如果再生能源的需求並不急迫,那麼在產業初期設立較高的國產化標準是合理的,因為產業鏈的建立需要時間和資源。但若再生能源需求確實急迫,那麼國產化策略可能需要微調,以加速提升質量,盡早獲得急需的能源供應。這樣既能維持國際競爭力,也能在達成短期目標的同時,逐步培育本土產業的實力,實現中長期的國產化目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