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懲罰性關稅是否合理?
除了避免貿易戰的擴大,德國產業界亦質疑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懲罰性關稅缺乏合理性,而這主要是因為部分數據及論斷的推理,目前尚難以做到精確而充分。
首先,眾所周知的是:中國產電動汽車的競爭力究竟主要是源於政府補貼,亦或是更高的生產效率,這是一個極富爭議的根本性問題。不管各路經濟學家是否傾向於徵收關稅,均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其實極難判斷。
而這主要是因為:中方堅持自己的競爭優勢乃是源於激烈市場競爭之下所發展出的整體供應鏈優勢,目的是為產業升級乃至綠色減碳;但於外界而言,客觀說來,則很難釐清在研發、生產、出口等各個重要環節,中國電動車究竟享有哪些國家性補貼、地區性補貼?而這些補貼的根本性用途究竟意在何處?
正如長期追蹤分析、並即時更新中國電動車數據的美國研究機構CSIS在分析中國電動車帶來的困境與衝擊時表明(「The Chinese EV Dilemma: Subsidized Yet Striking」):甚至包括低成本的土地、電力及信貸,均對電動汽車製造產業至關重要;然而,這究竟是國家性的針對電動車的專項補貼,還是各省市政府、甚至當地的自發性招商政策,客觀說來很難分辨。至於供應鏈其他環節是否亦存在各種補貼(譬如原材料開采商、加工商、化學品生產商和電池製造商等),則更難進行統計或估算。
而以《法蘭克福匯報》為代表的部分德國媒體則批評指出,歐盟委員會尚缺乏對部分論斷的進一步分析,甚至還有一些預測值得懷疑。譬如,隱藏在數據背後的企業戰略被忽略,這亦包括歐洲在中國進行的代工生產等(譬如吉利為其原屬歐洲品牌沃爾沃進行的代工生產);並且,目前中國電動車究竟佔據歐盟市場多少份額?其增長趨勢是否構成威脅?雖然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24年的11%佔比份額,而事實上,包括筆者在內的觀察者們,亦對此數據表示懷疑--譬如,筆者至今尚未在現實生活之中發現一輛真實的中國電動車。
而至於中國產電動車真實的性價比究竟怎樣,是趨於廉價而無實際競爭力,還是能起到實質性競爭引領作用,目前尚毫無定論,甚至各種報導完全相悖。而消費者們首先關心的問題,譬如中國產電動車的電池性能究竟怎樣,譬如是否可令筆者與家人在冰雪寒冷的冬季從柏林順利開回慕尼黑,以及路上的充電基建是否匹配等,亦缺乏由專業汽車機構作出的可信性評估。因此,在首當其沖的德國汽車產業界看來,當重要的數據或事實尚為模糊乃至混亂,便倉促通過決定,這與其將要承擔的風險或代價相比,顯然完全不成正比。因此,其並不願徒勞接受歐盟委員會的投票結果,而會繼續努力呼籲歐盟與中國通過協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