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福島核災)後,幾乎全面放棄核電。然而,日本是七大工業國(G7)中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為尋求減排並應對AI產業的大量用電需求,核能在日本再次受到青睞;2022年底,日本政府決定加速重啟核電機組,並將核電廠的運營壽命從40年延長到60年。
法新社報導,日本新潟縣的柏崎刈羽核能發電廠,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廠,經記者實際考察,這座占地400公頃的電廠已建造了一道高15米的海堤,這是為了重啟核電所採取的安全措施之一,旨在預防可能發生的災害,並安撫大眾和鄰國的擔憂;柏崎刈羽核電廠副廠長也強調,「目前,日本擁有全球最嚴格的核安規範。」
化石燃料貴又不利氣候目標 核占比至少2成
在福島核災發生之前,核能約占日本發電結構的3分之1(其餘主要是化石燃料),但福島災後,包括柏崎刈羽核電廠在內的日本全部54座核反應堆都被關閉。為了彌補能源缺口,日本大幅增加天然氣、煤炭和石油的進口,同時也增加了太陽能發電的比例,2022年,日本每天進口化石燃料的成本約為5.1億美元,代價高昂。
此外,關鍵是核災後的能源結構調整,無助於日本實現氣候目標。歐洲氣候環保智庫E3G在評估發電系統脫碳化進程時,將日本排在G7國家的最後一位,且與其他六國有顯著差距。而日本訂出在2050年底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並計劃在2030年底前將碳排放量較2013年減少46%。
日本更計劃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結構中的占比從目前的約20%大幅提高到36%至38%,同時降低煤炭和石油的比例至41%左右,這也表示,可再生能源外的能源缺口,可能需要通過天然氣和核能來填補。根據現有計劃,日本的目標是在2030年底前,將核電在發電結構中的占比從目前不到10%提高到20%至22%。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